第1012章 从东线突破(1/2)
历经数年的纷争,帝国诸侯的命运变得截然不同。
抛开那些小诸侯不谈,他们无法左右大局,只能在绝望中等待着灭亡之日。
吴国已经从舆图中抹去,吴王也早已去地府报到。曾经标注着吴国的位置,如今已被朝廷和桐国瓜分。
宋国也快从舆图中显示,困守都城的宋王,正在平静的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陈国失去了超过半数的城池,根据咨政院的推测,陈国已无法坚持到秋天。
等待陈王的,将是远赴东北,与野人在丛山峻岭中厮杀。
燕国的局势也不太乐观,梁国的持续打击,已经让燕国元气大伤。
入朝?
还是坚持到底?
燕王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与这三位相比,从一开始就退出竞争的鲁王,就显得从容许多。
海外的大岛已彻底纳入控制,都城初见规模,迁移过去的百姓,也适应了当地的生活。
他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一小部分的矮人。
从一开始,这部分矮人就表现出极度的顺从,靠着卑躬屈膝和永不停歇的努力,换取了世子的信任。
如今,这一小部分矮人,已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部分话语权。
鲁王决定让他们再蹦跶一段时间!
北境之王,梁王!
靠着纵横草原的骑兵,和英勇善战的黑水军,梁国始终对对手保持着压迫的态势。
无论是游牧部落,还是燕国、代国和陈国,都只能采取被动的防守。
如果不是皇帝这几年积极的筹备军事力量,恐怕黑水军早已出现在京畿。
徐王!西南之王!
几十年的低调扩军,让徐国拥有了庞大的军队。
在与宋国的战争中,徐军的实力又得到了检验。
如果不是高原人侵入无主之地,徐王绝不会计划停下进攻的脚步。
桐王!海上之王!
直到现在,那位神秘的桐王还没有正式登上舞台,不过他的桐军已经登陆,正在一点点的蚕食帝国的土地。
至于越王——
从诸多方面,越王似乎都无意逐鹿天下,不过他与皇帝的互动,以及主动派兵参战,又仿佛在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代国虽然是小诸侯,可它顽强的抵抗住梁军的南下。
代王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与其说他是一位强悍的小诸侯王,不如将他形容为帝国的总督。
总的说来,局势已趋于明朗。
那就是强的更强,弱的消失!
京城!
渔阳山!
皇帝在忘山楼内议事。
有幸参加的官员,除了铁学士,全部都是兵部的大佬。
安国公也在,他是受到了皇帝的特别邀请。
“帝国接近一半的军队都在东线,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已没有这个必要。”
发表看法的,是兵部的右侍郎。
虎贲军、长岭卒、虎豹骑,再加上镇、定二军,如今分布在东线的军队,有十三万人之多。
“桐军可有数十万人。”
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是兵部的左侍郎。
“桐军有梁军和鲁军牵制。”
右侍郎微微皱眉。
“如果梁、桐联手,我们又当如何?”
左侍郎提出了一种可能。
“如果让梁、桐联手,是满朝文武的失职。”
右侍郎发出了一声轻笑。
“北边有代国作为屏障,南边是越国,西边连接高原的边缘,只有西南需要派大军镇守。”
左侍郎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
“目前来看,西南确实有些薄弱。”
兵部尚书也参与讨论。
“除了西南,西北也不可不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