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风暴将至!(1/2)
登临策马行在北归的官道上,寒风卷着枯草掠过马蹄,山河会斥候快马奔来的身影,却让这萧瑟的旅途骤然添了几分沉郁。
中京巨变的消息,便随着斥候急促的喘息,一字一句砸进他的耳中——
正月十五元宵夜,本应是万家灯火的团圆时节,中京城头的最后一面战旗却轰然坠落。
以诚意伯为首的官员与几位皇子,领着残部打开南城门,向五胡大军屈膝请降。同日,紫禁城养心殿燃起熊熊烈火,燕末帝自焚殉国,用帝王的尊严与王朝的余晖,为覆灭的大燕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异族铁骑踏破城门的那一刻,中京便成了人间炼狱。
异族大军入城,对京城大肆劫掠,城中景象惨不可言。
京城守卫战中,山河会群雄从未退缩。
以燕神机、岳不群为首的山河会群雄英勇参战,协助守军防御。诚意伯献城后,群雄为保护城中百姓出逃,继续与异族大军厮杀,死伤惨重。燕神机、岳不群等豪杰殉国。
如今,五胡大军正盘踞中京,集结兵力,征集粮草,只等开春,似乎便有更大的军事行动。
登临勒住马缰,望着远方灰蒙蒙的天空,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燕神机的坚毅容颜、岳不群的沉稳叮嘱,还清晰地留在记忆里,可转眼间,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已阴阳两隔。
他不仅为英雄的陨落而哀痛,更为天下汉人的命运而沉重:中原已陷,北地成了汉人最后的避风港,五胡大军的铁蹄,必然会率先踏向这片土地。
通往北方的官道上满是拖家带口的流民。
老人们拄着拐杖艰难前行,妇人抱着熟睡的孩子,男人背着简陋的行囊,脚步匆匆却眼神惶恐……
他们操着不同的方言,谈论着中京的惨状,偶尔望向北方时,眼中才会闪过一丝微弱的希望——那里有龙家驻守的燕京,有能与异族抗衡的力量,有传说中能护佑汉人的“少帅”。
当燕京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登临视野中时,城外巡逻一队骑兵率先发现了登临。为首的军官看清他的模样,立刻翻身下马,脸上满是激动与喜悦,声音都带着颤抖:“少帅!您可算是回来了!”
登临翻身下马,拍了拍战马的脖颈,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金家商铺里打杂的无名伙计。
西征之战中,他率山河会与龙家军屡破强敌,用一场场胜仗赢得了“少帅”的名号。中京陷落后,他更是成了天下汉人心中的希望。
骑兵们望着他,眼神里满是崇敬,甚至带着几分近乎狂热的信赖——在这乱世之中,眼前之人,便是他们对抗异族的底气。
军官躬身答道:“大公主特意命卑下在此等候少帅,让您一回来就立刻去节度使府,说是有要事相商,耽搁不得。”
“好,你们在前引路。”登临点头应下。
若是往日,他定会先回金家商铺看看,可此刻他心中清楚,龙瑶特意派人在城外等候,必然是出了紧急情况,容不得半分拖延。
骑兵队在前开路,护送着登临进入燕京城门。
城中的景象,比他离开时更显艰难。
街道两旁挤满了流民,临时搭建的草棚连绵成片,空气中弥漫着汗水、草药与食物腐败混合的酸臭味……
可即便如此,城中却秩序井然——士兵们在路口维持秩序,官吏们带着粮车分发救济粮,流民们虽面带疲惫,却无一人争抢哄闹。
登临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叹:这都是龙瑶的功劳,若非她调度有方,燕京恐怕早已乱作一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