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长安城定(2/2)
抵抗是零星的,甚至可以说是徒劳的。
往往奉军刚到一个世家据点外,负隅顽抗的私兵放了几轮箭,就被奉军架起的火枪阵齐射打崩了士气。
而那些军营,情况则更为复杂一些。
有的军营看到大势已去,主将又臂绑红布条,便顺势投降。
有的则内部发生分裂,支持奉军和支持世家的军官士兵直接火并起来,待到奉军小队赶到时,往往只需要收拾残局即可。
也有死硬到底的军营拼死抵抗,比如韦家二子所在军营。
奉军没有强攻,而是直接调来了一门迫击炮。
一声炮响之后,军营大门连同后面的抵抗者一起化为齑粉。
剩下士兵面对如墙而进的奉军火枪队,很快便士气崩溃,跪地求饶。
随着主要战略要点和世家势力被快速拔除,战斗进入了清剿阶段。
奉军和起义部队开始逐街逐巷地清理残敌,围捕溃散的世家私兵和死忠分子。
零星的战斗和枪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但已经无法改变大局。
。。。。。。
李彻所在的杜府,成为了这场夜战临时的指挥中枢。
一道道命令从这里发出,一支支生力军又被派往需要的地方,战报如同雪片般汇集而来:
“报!北门已完全控制,杨将军正在肃清残敌!”
“报!王家、崔家、柳家等负隅顽抗者已被剿灭,主要人员已擒获!”
“报!西市附近有一伙溃兵正在劫掠,已被我部驱散!”
“报!韦家庶子韦钧所在的军营已攻破,韦钧被其部下斩杀,军营已降!”
李彻默默听着,直到城中的枪炮声和喊杀声渐渐平息。
一旁的淮安郡王和杜辅机则是心惊肉跳,他们从未想过战斗会进行的如此顺利。
这里可是长安啊,除了帝都外数一数二的大城,守军的素质都是顶尖的。
但在奉军的攻击下,他们竟然连一个时辰都撑不过,就全面溃败了。
不愧是大庆最强的军队,拥有这样的军队,怪不得陛下敢和世家撕破脸。
李彻突然回过头,看到三个小小的身影一闪而过,不由得笑骂道:“你们三个往哪跑?”
狗娃、李轩、李基三个小家伙从墙后面探出头来。
李轩到底年龄最大,硬着头皮道:“六叔,我们赢了吗?”
李彻走过去,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放心,你六叔我从来就没输过!”
李轩眼含泪水:“太好了,侄儿以后不用担心他们抢我家产了。”
李彻笑着摇了摇头:“不会了,以后你就跟着六叔生活,不必担心这些。”
世家肯定是抢不了秦王府的家产了,但六叔该抢还是得抢。
李彻不知道秦王府名义下有多少土地,但他很清楚,自己正式登基后,藩王的土地和世家的土地都要回收。
土地资源必须重新分配,这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不能因为秦王是自己的亲兄弟,便可以例外。
安抚三个小家伙去睡觉后,李彻看向淮安郡王二人:“王叔、杜公,我们出去走走?”
淮安郡王顿时一惊:“可是陛下.....外面现在......”
李彻笑道:“有亲卫和守夜人陪着,安全无妨。”
淮安郡王还想说什么,但毕竟自己刚刚投靠李彻,也不好一再拒绝。
众人走出杜府。
街道上狼藉一片,随处可见丢弃的兵器和倒伏的尸体。
一队队臂绑红布条的起义士兵配合着黑甲红袍的奉军,正在清理街道,设立岗哨,张贴安民告示。
远处的城门楼之上,写着韦、王等世家名号的旗帜已经被降下,换上了迎风猎猎作响的大庆军旗。
天色已经微微泛起了鱼肚白吗,阳光穿透云层和硝烟,照亮了这座刚刚经历了巨变洗礼的古老城池。
满目疮痍之中,却透出一种暴风雨过后尘埃落定的异样平静。
李彻在越云、杜辅机、淮安郡王等人的簇拥下,登上了门前的高台,目光扫过渐渐苏醒的街道。
一队队世家俘虏在奉军士兵监视下被押送集中,三三两两的百姓胆怯地打开门窗窥探。
一夜激战,血流成河,但终究是在黎明到来之前结束了。
“传令下去,”李彻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严查残敌,安抚百姓,统计战损战果。”
“今日午时之前,朕要看到一份详细的奏报。”
“另外,以朕的名义,出榜安民。”
“告知长安百姓,逆党已除,社稷已定,从今日起,长安乃至整个秦地,重归大庆正统治下!”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在晨曦中传开。
李彻向一旁问道:“韦家还没找到吗?”
越云刚准备开口说些什么,远处突然传来一连串马蹄声。
一支打着‘马’字旗号的骑兵,向杜府门口疾驰而来,队伍前头的年轻武将笑得灿烂如花。
身后的一众骑兵的马背上,各自放着一个被渔网裹住的人,且个个都是身穿华服。
“哈哈,殿下......啊不,陛下!”马忠人未到,声先到,“末将又给您抓来一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