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宗室(2/2)
长安的城门如同巨兽的咽喉,在沉重的吱呀声中缓缓闭合,只留下供一人一骑通过的缝隙。
守门的队正不耐烦地催促着最后几个行人,迅速通过城门。
就在这时,一支看似普通的车队辘而行来,车上堆着些布匹药材。
“王队正,辛苦辛苦。”杜家管家熟稔地塞过去一小锭银子,“庄上送点东西,耽搁了点时辰。”
队正掂了掂银子,又瞥了眼车队。
见车队前头之人都是熟面孔,队正也不细看,便笑着挥挥手:
“快进快进,马上就要宵禁了。”
管家笑着拱了拱手,喝令车队缓缓驶入城门洞。
与此同时,李彻拨开门帘,目光扫过城门甬道内壁。
却见内壁上新旧刀剑劈砍的痕迹交错,暗红色的污渍渗入砖缝,也不知是百年前留下的,还是几天前新添的。
越云和秋白一左一右,看似懒散地靠在车辕上,但手始终按在腰间袍子下硬物的位置。
其余亲卫则分散在其他车辆上,个个低眉顺目,却肌肉紧绷,仿佛下一秒就会暴起。
穿过城门,眼前的长安街景更显凋敝。
昔日繁华的朱雀大街两侧,许多店铺门窗紧闭,招牌歪斜。
行人稀少,且大多行色匆匆,面带忧惧。
偶尔有穿着各色号衣、手持兵刃的府兵招摇过市,横冲直撞,百姓纷纷避让。
成片的垃圾堆积在巷口,无人清理。
李彻微微蹙眉,眼前的一幕和他想象中风华绝代的长安城简直是天差地别。
如此有历史底蕴的雄城,却在内斗之中变成这个鸟样子,真是暴殄天物。
杜家别院深藏于曲折坊巷之中,青砖高墙,门户森严。
院内灯火通明,却静得可怕。
大厅内,十几位李氏宗室勋贵早已齐聚。
他们或坐或立,窃窃私语,话题无不围绕着城外大军。
“杜辅机搞什么名堂?这个时候把大家都叫来?”
“听说奉军已经到了渭水北岸......”
“怎么这么快?!”
“这是好事啊!”
陇西郡王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他对身旁的淮安郡王低吼道:“你看到了吧?这小崽子已经出关杀到城外了!”
“此子毫不在意血脉亲情,薄情寡恩比他父亲还甚,这是要将我等宗室一网打尽啊!”
淮安郡王眉头紧锁,缓缓摇头道:“王兄慎言!先帝将皇位传给了奉王,他便是正统。”
“如今大军压境,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我等身为宗室,更当归顺朝廷,方是保全之道。”
作为资质最高的两个宗室,陇西郡王和淮安郡王的立场却是完全相反。
陇西郡王和韦家不仅联姻,在商业上也多有勾连,自然心向世家。
而淮安郡王是庆帝的堂兄,和庆帝关系更近。
“归顺?呵呵!”陇西郡王冷笑连连,引得周围其他宗室纷纷侧目,“你没见他在晋阳的手笔吗?他不亲近世家官员,倒是和一群罪徒、贱民、商贾混在一起。”
“若真让这等离经叛道之人登基为帝,这天下还有纲常伦理吗?我等宗室还能有好日子过?”
淮安郡王眉头紧锁,仍试图劝解:“王兄此言过矣,陛下他并非......”
“陛下?哪个陛下!”陇西郡王厉声打断,环视厅内其他神色各异的宗亲,“帝都那位才是名正言顺的陛下,他李彻不过是前朝余孽之后!”
“仗着兵强马壮,得了不知真假的遗诏便敢僭越称帝!尔等难道要认这伪帝?”
座中一位年老宗亲颤巍巍开口:“可燕王一直追随他,福王也在他手中得以保全......”
“那是诱饵,是做给我们看的!”陇西郡王冷笑,“李霖是个只知道打仗的憨货,自然好控制,福王早已失势,留着他不过是彰显仁义。”
“我们呢?我们在秦地经营多年,根深叶茂,在他眼里就是绊脚石。”
“你今日归顺,明日他就能寻个由头,削了你的封地,夺了你的权柄!届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则悔之晚矣!”
淮安郡王深吸一口气,语气也硬了几分:“那依王兄之见当如何?难道要联合那些世家,与奉王大军对抗不成?”
“哼,未必就需要真刀真枪!”陇西郡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长安还在我们手中,城中兵马虽杂,但若我等宗室齐心,总能凑出些力量。”
“届时便可据城而守,等待帝都援军,再不济也能让他李彻看看,这长安城不是他想进就能进的!”
“想要我等臣服,就得拿出诚意,谈出个章程来!”
“王兄你这是要挟......”淮安郡王面露惊容。
“是又如何?”陇西郡王逼近一步,“他李彻今日能对世家动手,明日就能对我们开刀!”
“此时不争,更待何时?难道要等他把刀架到脖子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