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大家都能去(2/2)
大年这是动真格的了。
一旁的二狗和吴小妹也是十分开心,二狗想了想,还是与大年说了一声,回一趟家,跟爹娘好好谈一谈。
到了下午,五村村长都到了。
桃源村,梨园村,杏花村,李家村,坝下村。
众人在村口吴老二的茶摊上“齐聚一堂”,商议新学堂的事儿。
这会儿大年还在家里照看小月,便让吴老二代为招待片刻。
各村村长脸上是喜滋滋的,但是心里却有些堵。
眼下已经快到九十月份,田间农活渐多,各村虽然有心支持大年,却又担心耽误农时,村里人埋怨。
“这办学堂是好事,可眼下正是秋收关键时候,收完稻子才能腾出空闲,怕是得等到十月以后了。”
“时间倒是没啥,主要大人的意思是适龄孩子都去读书,那怎么行呢,男孩勉勉强强,女孩……就算了吧!”
“读一本书,不如多翻一块地,多割一担草,这样也能给家里分担一些不是。”
“读书是有好处这是没差的,但只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才能去做的,咱们这些孩子,哪怕把书读上天了,又有何用呢?还不是泥腿子一个。”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纷纷点头附和,气氛一时沉了下来。
大年此时踱步而来,笑着打了招呼。
在座的老村长纷纷起身行礼,大年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缓缓在众人对面坐下。
“你们说的都没错呀,所以才在咱们这几个村试行义务学堂,把提出来的问题都给解决了才是!”
大年斩钉截铁的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手写章程,摊开在众人面前。
凡五村适龄孩童,无论男女,皆可入学。
学费全免,且安排与农时错开,课程随节气调整,春耕秋收期间放假助耕。
每日只读半日书,另半日可帮家中做事。
学的也是算账、识字、农桑这些实用本事。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明年,在新学堂举行秋招,凡学堂结业者,皆可赴考,择优录入府衙或者工坊办事。
老村长们眯着眼睛看完章程,前几条都能接受,最后一条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赴考?进府办事?
这半大点的孩子能进府衙干嘛呢,看大门都不行吧!
大年看出众人疑惑,轻咳两声:
“自古英雄出少年嘛,我说了能进就是能进,另外我还会上书州府,赐予官籍!”
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官籍可不是谁都能有的,有了官籍,便是官家人,不再入民籍,世代受益。
这消息若传出去,哪家不抢着送孩子上学?
一时间茶摊上喜气洋洋,连风都带着几分欢畅。
老村长们脸上愁云尽散,纷纷鼓掌称善,纷纷盘算起家中适龄的孙儿孙女来。
这时,吴二狗从家里赶了来,眼眶红红的,不停抹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