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飞元真君万寿堂(十九)(2/2)
看着严世蕃三言两语轻描淡写间就把如此重大钦案的走向改写,俞长生对此人更加警惕,俞长生想要利用严世蕃的行为无疑于与狼共舞,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但眼下假意逢迎严家是俞长生唯一的选择,他记下了严世蕃的话、一切发展也果然按照了严世蕃的剧本进行到此。
“万寿堂”内众人听着严世蕃一口咬定赵文华才是通倭之人、都不知所措,而严嵩早已经和儿子提前有所通气,他假意问道:“严世蕃,你为何这么肯定?”
严世蕃道:“回阁老,下官虽与赵文华有私谊,但是证据摆在这里、世蕃不敢徇私枉法。
此证人跟随赵文华多年深受其信任,是以知晓赵文华通倭的内幕,而且方才听他所说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是合情合理。
再加上另一证人俞长生所提交的书信更是板上钉钉的铁证,若是再对赵文华通倭罪行犹疑不定,岂不是执法不公!”
王本固道:“小阁老,此事还需要再详查吧…”
严世蕃反问他道:“王大人,倭寇的话和俞总兵的话,你为何偏偏选择相信前者,这未免也奇怪了吧?!”
“疑似通倭”、这本是王本固先前参奏胡宗宪的罪行,现在严世蕃反用这般说辞对付他,王本固瞬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严嵩转而对俞大猷道:“罪员俞大猷,方才证人所说可是实情,你是否是因为发现赵文华通倭一事才将其诛杀,你为何没有把此事上奏朝廷呢?”
这时俞大猷虽然还不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但看方才俞长生的自信表情,他已然猜到是俞长生与严家做了某种交易,现在严嵩问到了自己,他必须要有一个合理大义的解释。
想到赵文华每次冠冕堂皇的样子,俞大猷顿了顿道:“回阁老,在下确实是因为发现赵文华通倭一事才招致其人要用王命旗牌灭口,下官迫不得已只能将其斩杀。
然赵文华其人乃是陛下御前亲封的钦使,多年来深受圣恩眷宠,此人一言一行皆代表着天家脸面,若是下官直接向朝廷上奏揭发赵文华里通外国勾结倭寇之事,岂不是等于在说陛下识人不明,这等不忠之行实在是让陛下蒙尘!
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是以下官一直都没有说明真相、为自己自清。”
俞大猷这番话更是一记杀招,这一下让原本还想再说些什么的王本固彻底无言以对。
严世蕃又继续道:“各位主审大人,除了赵文华通倭一事,关于此钦案,下官自己还在暗中做了一番调查。
下官惊奇地发现,这些年赵文华于剿倭军费中上下其手、大肆敛财!其人贪污军饷之数足有十万四千余石,简直就是国之巨蠹!
下官有核查账本在此,这般饕餮污吏本就是死不足惜罪不容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