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山沟村 原来是块风水宝地(1/2)
比起陈泽那边,在山沟村的潇洒日子,对于魂休来说,是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自从上次李云峰出事,他和方天磊去了趟京都,给李云峰送行后。
大多数时间都会呆在这里,负责运营农作物方面的工作!
原先当村长的心思,也早就抛之度外,要什么村长?悠闲自在不爽?
“怪不得陶渊明喜欢自然,没有尔虞我诈,睁开眼全是绿油油一片……
自己心情开心,就能活的更久一些,一点也不假啊!”
不得不说,山沟村的空气,确实比城市里要清新的多,何况此时还是雨露时刻……
清晨的山雾如纱般缭绕在山沟村的田埂上,魂休赤脚踩在湿润的泥土里,
感受着大地微微的震颤那是地下灵脉在雨后苏醒的律动……
他蹲下身,指尖轻触一株刚冒头的“云露”,叶片上凝结的水珠竟泛着淡淡的银光。
“又长大了些……”
他低声笑着,轻轻一扫,小草便发出细微的嗡鸣,仿佛在回应他的触碰……
远处传来驴叫声,老陶牵着他那头通体漆黑、额生白纹的“墨云驴”晃悠而来,驴背上还驮着几筐刚采的“山灵药”。
“魂哥儿,今早地里闹腾得厉害,这茬‘月华参’长得比人还快,
再这么下去,咱们得扩建晒药场了!”
魂休站起身,望向村子后山,那里原本是一片荒坡,
如今已被改造成梯田式灵田,夜幕降临时,整片山坡会泛起如星河般的微光。
他忽然眯起眼,
“不对……地脉波动太强了,像是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
话音未落,地面轻微震动,一道青色光柱从后山深处冲天而起,直贯云霄。
“好家伙,”老陶吓得差点坐地上,
“咱这穷山沟,该不会真挖出上古秘境了吧?”
没有理会老陶,因为昨夜刚下过一场透雨,土里的墒情正好,
他弯腰抓起一把黑壤,在掌心搓了搓,满意地点点头,
“这土,松软肥沃,正适合栽秧。”
不远处的水渠边,几位村民已经忙活开了。
“魂哥儿,秧苗备好了,就等你一声令下,咱们开插!”
“不急。”
魂休直起身,望了眼天色,云层渐散,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照得水田亮晶晶一片。
“再晾半个钟头,地温上来些,秧苗下田才不易打蔫。”
他走到田头的竹棚下,拿起记录本翻开,这是他从京都带回来的习惯。
每块田的轮作安排、施肥时间、灌溉周期,都记得清清楚楚……
旁边放着一个保温箱,里面是特制的生物菌肥,
用豆粕、草木灰和发酵过的沼液调配而成,是他和农技站小王,反复试验半年才定下的配方!
“这批‘金穗18号’是我们试种的新品种,抗倒伏、耐低温,亩产预估能到一千二。”
他对围过来的几个年轻后生说,
“但头茬最关键,前三天不能断水,七天内不下化肥,不然根系扎不稳。”
老陶咧嘴一笑,
“你还真把种地当学问做了,我们以前哪管这些?
撒下去,长得好是命,长不好就认命。”
“现在不一样了。”
魂休笑着递给他一根烟,
“科学种田,讲究的是精细,咱们山沟村虽然地方略偏,
可只要肯干,也能种出高产高效的好庄稼。”
正说着,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原来是方天磊开着新买的插秧机到了……
机器履带碾过田埂,引来一阵围观。
“你这家伙,还真把机械化搞进来了?”
魂休眉头一皱,笑了笑说道,
“时代变了!”方天磊跳下车,拍了拍机身,
“一人一天插两亩,这机器一天能干五十亩。
省时省力,还能保证行距株距整齐,通风透光都更好。”
魂休点点头,没反对,他知道,传统的人工插秧有它的温度,
但要让村子真正富起来,光靠人力不行!
他转身对村民们说,
“这样,咱们先机插三亩做示范,剩下的还是手工栽,对比着看效果。
到时候看数据说话,谁优谁劣,秋收见分晓。”
阳光渐渐炽热起来,水田里倒映着蓝天白云,
一群白鹭掠过田面,落在远处的电线杆上。
魂休卷起裤腿,率先下了田,泥水没至脚踝,他一手捧秧,一手分苗,动作熟练而沉稳。
陈泽要是在这里,一定会震撼,魂休哪里还像当初的模样?
一排排嫩绿的秧苗在他身后整齐铺展,像写在大地上的诗行。
“这才是日子啊……”
他抬头望着远方起伏的青山,轻声说,
“风吹稻浪,炊烟袅袅,比什么神仙境界都踏实!这差事!爽!简直是太爽了!”
不远处,青色光柱冲天而起,持续了足足半盏茶工夫才缓缓收敛……
山沟村的鸡飞狗跳,连河里的鱼都翻了白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