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田野乡间(2)(2/2)
这些懂点修行的人不是鲜衣怒马、拿刀佩剑,有的拿着镰刀正在收稻子,寒光一闪,大片稻子倒下,这还没完,割稻人竟还懂些运气手段,手一抓,本要倒下的稻子都落入他的手中。
还有的举着柄大斧,正在劈柴,啪一声,人粗的干木头被劈开,碎成几瓣儿,被驴车拉走,不知拿去给哪家烧水做饭了。
镰刀斧头,不是凡铁铸成,用的都是上等精铁,更带着些灵性,恐怕比之那些江湖上的名刀名剑也差不了太远了。
割稻子的壮汉不一会儿便割完七八亩地,对坐在田埂上的老汉说道:“老叔,你家的田都割完了。”
“好好好......”老汉抽着旱烟,笑得合不拢嘴:“晚上来俺家吃饭,俺叫你大娘备好下酒菜,陪你老叔喝顿酒!”
“老叔,喝酒吃饭可以,钱你可别少给俺。”
“放心,钱少不了你的,不愧是上过学堂的,啊,割稻子就是快啊!”
“哼哼,那当然,我还参加过俺们县举办的割稻大赛呢,我这把镰刀就是三等奖的奖品呢,上面还有朝廷的印章呢!”这汉子看着高大,却也才二十出头,此时举着镰刀颇为自豪。
琴天女凝神看去,果然见上面盖着四个大字,“劳动先锋”。
“出息了啊,不枉当年你爹把你送去学堂。”老汉感慨着,吐出几口烟圈。
“跟那酒鬼可没什么关系,他当我是累赘,学堂包吃包住,才把我送进去的。”
“那就是陛下圣明。”
“那是自然!”
显然这些庄稼汉对建兴帝十分拥护。
拿斧子的汉子速度极快,劈柴也有章法,短短时间就劈了几车柴,这才停下来,拄着斧柄歇息:“收工!再劈几天,俺们村今年冬天的柴火就够了。”
他从小习武,现在已经四五十岁了,身子还很硬朗。
不过这汉子的武学不是从学堂中习得,而是家传武学。
这套武学自他祖上不知多少代就开始传起,在附近几个县都算有些名气。
既然有名气,就有人来挑战,要踩着他们祖传的武学成名,为了不堕了自家武学的名声,这汉子的父亲只能每日勤学苦练,地种不了,营生也没时间看顾。
只有开个武馆招收学徒,可大家都穷,稍有些钱的都送去那些大门大派习武,哪还来找你个小武馆。
因此招收的都是些庄稼汉的孩子,收入微乎其微,就比寻常庄稼汉过得好点。
直到武学传到汉子这里,建兴国开设学堂,包吃包住,传授武学,大家都有武学了,就没人想来踩着他成名。
于是汉子从练功中解脱出来,不用守在家中等着人来挑战,也不用害怕堕了祖宗的威名。
比起那些动辄打生打死的日子,汉子倒是更喜欢如今劈柴种地的日子。
劈柴汉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正巧一群顽童吵吵闹闹而来,当即喊到:“二狗子,早点回家吃饭!”里面有他的孩子。
琴天女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正是一群嬉戏的孩童,大的只有十岁左右,小的四五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