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匡扶天下 > 第381章 定羌大会

第381章 定羌大会(1/2)

目录

又二日后。

先零羌营地内,帐中诸羌首或蹙眉凝思,如石雕般静默。

或愤然拍案,震得案上兽皮杯盏簌簌作响。

阿古力目光扫过众人,冷笑道:“汉军虽众,我先零羌岂是任人揉捏的羔羊?那王匡欲以‘定羌大会’为笼,将我等尽收彀中,诸位可愿俯首称臣?”

话音未落,虔人羌首领虔无伤已大步踏入帐中,身后跟着十余名持矛的羌兵,声如洪钟道:“汉军势大,虔人羌愿与先零羌联手抗敌,共守上郡!”

其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虔人羌与先零羌素来因草场争端积怨颇深,此番结盟,实为借机吞并先零羌部众。

另一厢,沈氐羌首领沈勇正与全无种羌的羌豪乌延密谋。

乌延压低声音道:“汉军分兵遣将,张济、典韦皆是悍将,我等若各自为战,必被各个击破。不如假意赴会,暗中联络南匈奴,借其骑兵之锐,里应外合……”

沈勇颔首,指尖摩挲着腰间青铜短刀,寒光一闪。

其余小族亦各怀鬼胎,或欲借势自保,或图渔翁之利,帐中暗流如蛛网密布,只待高奴城头一声令下,便撕开伪装。

当天,高奴城头旌旗蔽日,汉军甲士列阵如林。

羌人首领们或乘骏马,或驾牛车,陆续抵达。

沈勇昂然入城,沈氐羌勇士披发跣足,手持长矛,意在示威。

乞碌扶则率作干羌众垂首低眉,部族老妪捧着羊羔与乳酪,以示臣服之诚。

说来好笑,此前不少羌人言必称“绝不参与‘定羌大会’”,然真至今日,又皆骑虎难下,彼此冷眼相向,如冰河对峙,默然入城。

王匡端坐于高台,金铠玉带,如天神临世。

身后典韦、庞德等将皆按剑而立,剑鞘上雕纹在日光下流转,似蛰伏的蛟龙。

台下羌首如群狼环伺,空气凝滞如铁。

“诸位羌首豪帅,我乃并州牧王匡。”

他声如金石相击,震得城头旌旗猎猎作响,“此来两事:其一,大汉朝廷新定,天子有诏,命宋懿为上郡太守,定边卫民,以保昌盛,尔等需得拥戴!”

言罢,宋懿头戴进贤冠,身穿玄色官服,如墨染松柏,颇有威仪。

他走出两步,台下羌首领目光如炬,灼灼落在他身上,冷汗自脊背渗出,浸透官袍。

宋懿暗中叫苦。

前几日他便知王匡携他来上郡,实为这太守之位。他有心推辞,然王匡拍板如雷霆,许太史慈留他身侧镇守一年,保他周全。

然今日看这虎狼环伺之局,若是王匡镇不住局面,即便太史慈在此,恐亦难保他平安。

别说一年,就是今天恐怕也待下去。

众目睽睽之下,他面色僵如冻土,退至王匡身侧,耳畔又响起王匡低语,如寒针扎入耳中。

“第二件事,各羌人部落之间,年年为战,部民死伤惨重,不利于羌人存续。我欲从众羌之中选出一人担任‘羌王’,调和上郡众羌族,以保安定,诸位以为如何?”

王匡此言如石投深潭,台下羌首面色骤变,或惊或疑,或怒或喜。

羌人皆好斗,部落之间早因水草、血脉、尊严争得头破血流,然“羌王”之位,却如烈火燃起野心。

若得此位,便可将诸族拧为一股,或可抗汉庭,或可称霸草原!

什么太守倒也罢了。

设置这‘羌王’之位确是微妙。

未等王匡话音落尽,先零羌首领阿古力已腾身而起,如苍鹰掠空。

自北宫伯玉败亡,先零羌四处飘零,他率残部迁徙上郡,以族人血骨为代价,方在这边地扎下根须。

虽然刚刚站稳脚跟,然先零羌的桀骜血脉,从未冷却分毫。

“诸位,这人说的有几分道理!若是我等选出羌王,羌人团结起来,势力不输匈奴胡骑!也不惧汉庭!又何须这什么太守?更不需汉庭在旁指手画脚!”

说完,阿古力的目光看向虔无伤,等着他出言相助。

没想到虔无伤低头不语!

阿古力心中咯噔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