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是非功过。(1/2)
哈木木的大军虽然没有被全歼,可三万大军杀出重围不过数千人。
此刻他方才意识到,宰锐庭和何必原的看似是在疾驰拒戎城,截断大军后路,实则不然,是在故意等着己方分兵阻击,然后围而歼之。
接连两场大胜仗,也彻底让一众朝廷将军收起了对赵凝雪的轻视之心。
不敢在将其视作一个女子,心悦诚服的尊其为三军统帅。
几番消耗下来,也野的五十万大军不知不觉中已经损失了十余万。
当下他手中可用之兵已经不足三十万,而且全部被压缩在牧州北部,极难展开有效反击。
加上赵凝雪的骚扰式战术,更是让其后军苦不堪言。
张子良和陈子铭布下的此局,戎从出兵南下开始,便已经注定了败局,没有丝毫悬念。
为了这一战,赵牧等了十余年,顾邺也窝囊了十余年。
不动则已,动如雷霆,一击便能直插要害,解决困扰中原北方数百年的疆土遗失问题。
当接连大捷消息传回长安之时,朝野震动,应该不止是朝野震动,而是天下沸腾。
谁能想到那个窝囊了近二十年的皇帝陛下,不仅解决陈姝之乱,还朱雀门之变中枉死之人一个清白。
同时还能铲除望族之祸,收的天下民心尽归。
如今更是配合赵牧,一举围困了戎族的五十万大军。
要知道这五十万大军乃是戎族全部家底,一旦全部折在了这里,那接下牧马北上,收复中原失地便是指日可待。
于此同时,赵牧第一反贼的名声随着他大破戎族大军,灰飞烟灭。
此刻世人方才想起,那个天天高喊的反贼,实则从未真正意义上做出过谋反之事。
反而在没有朝廷支持之下,一直替北玄守着边疆,替整个中原守着北方门户。
当遮蔽双眼的迷雾散去,人们方才知道何为忠义,何为奸逆。
顾邺看着不断传来的捷报,积郁心中多年郁结之气终于缓缓呼出。
“大哥,老陈,你们看到了吗,中原又一次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数百年间丢失的疆土也会一一回归。”
对于父亲,顾邺没有太多感情,毕竟他是婢女之子,顾长德对于他也仅仅只是尽了父亲二字的义务。
倒是顾权,真的将他看作亲弟弟,细心呵护,悉心教导。
明明只是兄长,却更似一个循循善诱的父亲。
至于陈子铭更不用说,一直陪着他行走黑暗之中。
只是没有想到陨落在了黎明之前。
“陛下,第一批驰援北境的粮草已经交付给安州将军贺年。”
“这是第二批粮草调拨令,还请您批阅。”
蔡伦如今的地位水涨船高,以户部尚书之名兼任首辅,统领百官。
对于这只圆滑至极老狐狸,百官倒也十分信服,毕竟蔡伦的能力虽不如陈子铭,但也绝对不会相差太远。
只是这家伙一直低调,故而没有太多名声大噪的丰功伟绩。
若是细细推敲就会发现,只要他经手之事,一般都会被处理的滴水不漏。
陈姝觊觎户部多年,却始终拿蔡伦无可奈何,除去顾邺和陈子铭袒护之外,他自己谨小慎微,聪明狡猾也是无可否定的。
顾邺随手翻看了下一,便朱批同意,看向蔡伦道:
“京都大狱之中关押的叛贼,一直关押下去也不是办法,蔡大人觉得当如何?”
蔡伦绿豆小眼滴溜溜一转,沉声道:
“陛下,乱世当重刑,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顾邺微微一笑,蔡伦这几句话说到了他心窝之上。
他的想法也是,无论轻重,一并处死。
只不过作为君王,有些话不适合从他嘴中说出,更适合从臣子嘴中说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