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李尚武略显悲观,调查组即将莅临(1/2)
时间正值中午,东北菜馆里生意非常不错。接到市委紧急电话,我拱了拱手,对来吃饭的东投集团董事长张云飞说道:“云飞董事长,实在是对不起啊,十万火急的事,我必须马上去市委了。”
张云飞放下筷子,拿起桌上的半杯白酒,对我举了举,一口闷下,才不紧不慢地说:“朝阳县长,听这动静,是顶要紧的事。你快去,路上稳当点。”
我朝他点点头,没再多客套,转身就往后厨走。这餐馆是标准的四合院,青砖灰瓦,有些年头了。院子东西南北都有屋,当中种了四棵老银杏树,这会儿叶子全黄透了,金灿灿的,落了一地,铺得厚厚的。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没什么声响。这年月,大多数人忙着填饱肚子,还没太多闲心欣赏这落叶的景致,但一进这院子,那种不同于外头喧闹的安静和气派,还是能让人感觉出来。
我踩着散落的银杏叶,拐到角落的厨房。这厨房的位置,是晓阳当初特意请人看过的,说是方位好,能聚财。
离着还有几步,就听见里面锅碗瓢盆叮当响,热气混着炒菜的香味从窗户里涌出来。掀开蓝色的棉布门帘,里头更是热闹,灶火正旺,一个大师傅颠着大铁锅,火苗蹭一下蹿得老高。
配菜的、端盘的、烧火的,各忙各的,有条不紊。谢白山没掌勺,他系着条白色围裙,正站在案板前切茄子,刀工很利落,茄子切成均匀的细丝。这干炒茄丝是这里的招牌,价廉物美,几乎是每桌必点的下饭菜。
我走到他身边,直接说:“白山,有急事,得马上走。”
谢白山闻言,手下一顿,应了声“好”,二话不说,直接把菜刀“咚”一声扎在厚实的木头案板上,利索地解下围裙,顺手挂在一旁帮忙的小伙子身上。他走到水泥砌的水池边,拧开水龙头,水哗哗地冲下来,他伸出双手接水搓了搓,又从肥皂盒里拿起那块黄色的肥皂,仔细打了打,手上泛起白色的泡沫,就着水流冲干净,然后用力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动作一气呵成。“走吧,县长。”他边说边撩开门帘跟我出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院门外停着的黑色桑塔纳旁,谢白山拉开车门,等我坐进后排,他才上车发动。车子缓缓驶出胡同,他双手稳当地握着方向盘,眼睛看着前方,这才开口,声音平稳:“县长,去哪?”
“市委大院。”我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中午时分,主干道上人来车往,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我们的车汇入车流,速度慢了下来。
看着这市井烟火气,我心里却沉甸甸的。田嘉明那件事,省城的晚报之前报道过一次,好不容易才按下去,这又是哪家不开眼的报纸给翻出来了?李叔他那边不知道得到信儿没有?这么一想,我便从放在旁边的黑色手提包里掏出那个砖头似的大哥大,按下了李叔的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就接通了,传来李市长,中气十足的声音:“朝阳啊,通知接到了吧?”
我赶紧说:“李叔,我正在往市委大院赶,估计还有七八分钟就到门口了。白部长电话里说得急,具体是哪家报纸,又捅出什么了?”
李叔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是在京那边的一家报纸,叫《法制观察》。他们这次登的东西,可比上次省城晚报那篇厉害多了。不光把田嘉明当初怎么把几颗子弹给了那几个混混的事又翻出来,重点是说咱们市委、市政府,还有市公安局,包括你们东洪县,是怎么联手把事情压下来,帮他遮掩、逃避责任的,写得有鼻子有眼,像那么回事。这次啊,朝阳,风头有点不对,我感觉比我们之前预想的要麻烦,咱们很被动。听说省里相关的部门,甚至更上面的部委,都开始关注这个事了。”
我心里一紧,追问道:“《法制观察报》?这报纸什么来头?以前没太听说过。”
李叔似乎也在回忆:“嗯…名字是白鸽同志在电话上提的,我当时没太记清,好像是个不太出名的报纸。但你别小看这种报纸,它虽然发行量可能不大,但挂着首都的名头,万一被哪个领导看到,批上几个字,那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跟省里的内部通报不是一码事。”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那股火真是压不住地往上冒,到底是谁,这么没完没了,非要跟田嘉明过不去?跟咱们东洪过不去?
说着话,车子已经开进了市委大院。一眼就看见李叔背着手,站在那棵老梧桐树下,脚下已经扔了两个烟头,他手指间还夹着半截正在燃着的烟。梧桐树的叶子落了大半,剩下的也枯黄了,显得院子里有些萧瑟。我让谢白山把车停好,快步走到李叔跟前。
李叔听见脚步声,转过头看我,脸色凝重。我凑近些,低声问:“李叔,看这阵势,于书记那边…现在是什么态度?还想保田嘉明吗?”
李叔重重吸了一口烟,然后才从鼻孔里缓缓吐出两道烟柱,声音压得更低了:“朝阳啊,这次恐怕没那么简单。我估摸着,弄不好,连于书记自己都要被牵进去说道说道。”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这么严重?”
李叔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灭,说道:“刚才我碰到郑红旗副市长,他着急去洗手间,就跟我打了个照面,脸色很不好看。他说他粗略看了那份报纸,上面的措辞非常厉害,句句都往要害上戳,说咱们东原官官相护,把东投的老底子都要掀开了。我看红旗同志也有点慌神了。”
我忍不住又问:“这报纸到底写了什么?怎么有这么大威力?”
李叔摇摇头:“唉,上次省晚报那事,教训深刻啊。这些笔杆子,真不能小看。他们写的东西,保不齐就递到哪个领导案头了。领导们日理万机,很多时候了解够咱们跑断腿的。”他顿了顿,看着市委大楼,“走吧,先去小会议室,于书记召集开会,就是商量这事。”
我们俩并排走上市委大楼的台阶。大楼门口的地面是水磨石的,拖得锃亮。进门大厅两侧墙上挂着两幅装裱好的书法作品,左边是“实事求是”,右边是“敢为人先”,墨迹饱满,带着一股正气。大厅正中央,摆着一尊黄铜铸的老黄牛雕塑,这是于伟正书记上任后特意请人打造的,说是要提倡老黄牛精神,雕塑打磨得光滑,肌肉线条清晰,低着头,一副奋力向前拉犁的样子。雕塑后面,是一个巨大的立体宣传栏,红色绒布上镶嵌着“为人民服务”五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绕过宣传栏,才是电梯厅。四部电梯静静地运行着。我和李叔走进其中一部空电梯,电梯门缓缓关上。
狭小的空间里只有我们两人。李叔双手叉着腰,眉头紧锁,叹了口气:“这次,看来是躲不过去了,得动真格的。”
我心里也没底,问道:“李叔,真会那么严重?毕竟田嘉明在抗洪抢险中是立了大功的。”
李叔看了我一眼,目光深沉:“朝阳啊,功是功,过是过。现在上面如果要彻查,田嘉明把子弹给社会人员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这件事,当初是我下了大力气,按老办法操作,把它暂时捂住了。如果这次被定性为是市委、市政府有意隐瞒真相,集体舞弊,那追究起来,可就不仅仅是田嘉明一个人的问题了,恐怕从市里到县里,一大批人都要跟着受处分。”
这时,“叮”的一声,电梯稳稳地停在了七楼。电梯门打开,楼道里铺着暗红色的地毯,脚步声被吸走,显得格外安静。这一层是市委常委和主要市领导办公的楼层,比其他楼层更整洁肃穆。
小会议室在楼道尽头。我们推门进去,里面已经摆好了长条会议桌,桌上铺着墨绿色的绒布。每个位置前都放着白色的陶瓷杯垫。正中间的位置,桌上立着一个牌子,写着“于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