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汇报的机会(2/2)
尤其是那些想着攀登权力巅峰的人,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高调张扬是成不了大事情的。
像韩景这样的身份,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那些竞争对手巴不得自己出点事情,巴不得抓住一些把柄,所以说,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要低调,低调做人做事。
最重要的是,黄家现在影响力大不如前,鼎盛时期已经成为了历史,杨家也是势衰力弱,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更不能出事情了。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周期性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也同样如此,人生起起伏伏,有高潮,也有低谷。
韩景当然是知道这些的,不但知道还十分了解,要知道自己大学的专业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还在国家重要的刊物发表过文章,那文章成为了党校必修知识。为此进了人才储备库,那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当时也正是这样的耀眼的成就,才让自己进入了某些领导的视野中,不然的话,自己的仕途命运又将会是另外一种。
时过境迁,转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自己发表的文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3.0版》,还是各级党校的必修课,而且还是排在首位的。
也就是说,这论述的作用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相反却是得到了不断加强,也说明了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常抓不懈的。
韩景虽然在家里休息着,但是,心思还是在考虑怎么制造出来机会这个事情上,可以说是日思夜想,真所谓有心人天不负,正当韩景一筹莫展的时候,机会来了,送上门来了。
韩景收到了中央党校的邀请函,一年一度的中央党校又迎来了新的学员,在新学员的开学第一天,党校要召开隆重的欢迎会议。
党校邀请韩景到时候现身说法,毕竟党校的课程中有韩景发表的论述文章,作为作者,现场作个报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韩景当然不能推辞这样的邀请函的,要知道这也是展露自己的一个机会,中央党校那可是政界的‘黄埔军校’,可以这样说,没有进过中央党校的党员干部,都不可能走上重要的岗位。
之所以这样的重要,每届党校的学员竞争都是相当的激烈,人选要求太高了,虽然级别是硬性规定,但是,后面的筛选就有许多的操作空间,人情世故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我们是人情世故的社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后能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渡金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每一个学员后面或多或少都站着佛像。就是有几个能通天的,也不足为奇。
能在这样的场合作报告,也是一个机会,这样的机会不抓住了,岂不是傻子?!
韩景为了做好这事情,作了充分的准备,搜肠刮肚的写出了报告草稿,并对草稿作了反复推敲,最后定了下来,又反反复复的在脑子里揣摩,直到熟记在心里才罢。
韩景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说,必须抓住机会。报告会上的表现将决定自己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