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 第609章 征镇安平之平安镇征(三)

第609章 征镇安平之平安镇征(三)(1/2)

目录

郑直可不晓得,他会被自个大力出版的《三国演义》差点送走。天亮之后,郑直才惊觉这几日的满嘴泡似乎没了。瞅了眼炕上依旧在他怀里昏睡的两位异域风情的‘锦炕’,还有身旁四个被他抓来充数的丫头,笑笑。起身后,来到院中晨练。

话说,自从中了状元后,郑直已经很少早晨再强身健体了,哪怕从虞台岭回来也不曾恢复。可前几日因为睡不着,他不得不又重新拾了起来。哪曾想只锻炼了几日,昨夜小试牛刀就不同凡响。纵马扬鞭,竟然如履平地,几无一合之敌。这才决定,以后不能荒废了这保命的本事。

充做参随的万镗和郑墨已经等在外边。只是瞅着二人神色,怕是昨夜没睡好。

郑墨昨夜想金二娘和凤儿了。之前在驿站,因为没瞅见屋里人的模样,哪怕闹腾的再响亮他也没啥想法。可是偏偏昨夜他要给那两位小婶婶安排食宿,就瞅见了本尊真面目。这一下子,郑墨哪里受得了,差点被烧死。好在今个儿就要启程了,想到之后几百里都是了无人烟之地,待过了江又是番邦,十七叔咋也不会自堕威风,心情总算好了些。

不同于无精打采的郑墨,万镗见郑直开始锻炼,立刻强打精神,跟着学了起来。没法子,事实胜于雄辩。昨夜中堂……姨丈已经为万镗这一阵的怀疑给出了答案。想必对方如此勇武,和如今每日练的这些密不可分。但凡是个男的,不管用得着用不着,谁不想着越来越强。

坐在二门旁抽烟的朱小旗则在盘算,要不要求东家把昨晚四个丫头里边的哪一个继续赏给自个。只是那两位千娇百媚的小娘子到底能不能留在东家跟前,还不一定。别最后他厚着脸皮求来了人,东家却如同之前在驿站般,把那二人撇下,可就得不偿失了。

三人各怀心事,瞅着郑直跑跳了大半个时辰。待对方重新进了屋,才打开院门,准备让人送沐浴用具。不曾想金辅、程敬、张荣、吉时、杨琮、孙环已经等着了。

“将士们连番赶路,有些人鞋都磨的没了底子。”张荣低着头一边抽烟一边道“好几个裤子也磨破了,求中堂宽限一日。”

“张把总的兵俺也瞅了,连日赶路,个个灰头土脸。俺们是天朝上国,若是让外藩看到军容不整,怕是会有损朝廷颜面。”程敬补充一句。

郑直默不吭声,看向金辅。这两个脑子不全的,按照规矩,朝廷仪仗是要在界河休憩数日的。

“朝鲜小邦,僻处荒远,言语不通,闻见不博,粗习文字,仅达事情。”金辅本身就是朝鲜人,又在宪宗、孝宗时多次出使朝鲜,故而开口还是很有分量的“高皇帝曾言‘远夷小邦,固宜不与之较,但其诈伪之情,不可不察。’确实该修缮衣甲,以壮声色。”

郑直越过吉时、杨琮,看向孙环。

“路上牲口也有折损需要补充,所有马掌也需要重新检查。”孙环立刻讲了一句。

吉时清清嗓子道“请中堂示下。”

“示下个啥。”郑直拿捏道“本阁奉天子节钺,传玉音于异域。此间纵遗千金,不堕皇明气节。诸君当使三韩士民,知我中华有蹈海不旋之志,凌霜愈劲之节。”看向张荣,没好气的意有所指问道“一日就能把那些鞋,裤都准备好?”不等对方开口,又看向程敬“走了一个月路,一日就能缓过来?”最后看向孙环“五百多匹骡马,一日就能检查完铁掌?”

张荣赶紧道“若是能多几日,自然更好。”

金辅、程敬笑而不语,孙环道“至少两日,若是城里的铁匠铺子不趁手,也许要三日。”

“那就三日吧。”郑直道“二十八启程,朝鲜那边定的是三月初三在界河等着,误不了事就行。告诉底下人,丢人就丢家里,谁要是过了界河给朝廷丢人,俺不追究,国法也饶不了。”

众人赶忙应承下来。

“行了。”郑直善解人意道“辽阳是大城,诸位也不妨四处转转,只要夜里回来点卯就成。”

这事虽然是张荣挑的头,可多半是程敬撺掇的。这老小子此次跟来固然有风雨同舟的意思,可也想着大赚一笔,带了足足十驮马的货品。原本是打算去朝鲜大赚一笔,可显然到了这改了心思,想要多赚一次。郑直也断不了给对方塞银子,奈何赶不上这厮花的,听人讲,临出京又纳了一房。

孙环不过是替郑直找理由,不提他之前几十年攒的,光保国公府这一回,就用不上如此。至于金辅,人家是这条线的常客,程敬改变初衷,难保没有此人撺掇。至于吉时、杨琮?这差事是前程,这买卖是金银,二人这次也各夹带了两驮马的私货。

郑直不过就是做了一次顺水人情,给大伙销赃争取点工夫而已。当然,他也有私心。直到如今,郑直依旧没有想出一个对付四个国贼可行的法子。奈何事关重大,他不论是谁都不敢透露一个字,只能自个琢磨。可一旦过了界河,郑直的行程就是固定的,啥时候到啥地方,根本不是他能够轻易改变的。换句话讲,啥时候回来,也就可以掰着指头算出来了。故而,能多耗一日,他就可以多一日的工夫筹划。

众人确实不清楚郑直的心思,却对他的决定甚为赞同。只是苦了在旁边伺候的郑墨,打定主意,找理由今个儿夜里咋也不在后院守着了。不过出乎他预料,十七叔并未荒废,而是回到后院就让他去赵家送信,中午要去拜见姑母。

郑墨不敢怠慢,立刻带了新收的两个家人出了行辕,直奔赵家。墩子这次没跟着,而是被他派去守在了大陈线胡同家里。郑墨信得过做事干脆的金二娘,却信不过阴狠狡诈的凤儿。甚至给墩子留了话,若是凤儿不老实,就请金二娘出面打发了。

所谓的‘天长地久’、‘娶进家门’,郑墨彼时确实诚心实意,奈何时移世易。前几日,十七叔问他与李家的亲事如何了?郑墨立刻熄了让凤儿冒充李氏的念头,干脆回了一句“已经请家父退了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