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9章 惊闻(1/2)
王瑾仪自幼生长在官宦之家,虽不直接涉足刑名,但对朝廷法度、官府运作还是有所耳闻。
如此规模的搜捕,绝非寻常追逃。
“风姐,”
王瑾仪把声音压得极低,
“你可知,按《大启律》及《捕亡令》,各级官府协捕逃犯,是何章程?”
风姐从门边的阴影中转过头,她虽武艺高强,于这些律例条文却不了解,只道:
“奴婢不知,但是应该上官行文,下官奉命吧!”
王瑾仪微微颔首,眸色在黑暗中沉凝如墨,喃喃自语:
“正是。缉拿逃犯,尤其跨域追捕或全城戒严的要犯,一定有一套严密的规程。
首先,发缉捕文书的府衙,需明确标注逃犯姓名、年貌、特征、所犯事由,并加盖印信,以证权威。”
这在大启就是所谓的‘海捕文书’,在现代就叫‘通缉令’。
她梳理着记忆中的条文:
“文书下达至下属州县,州县主官须亲自过目,核实印信真伪,判断事态紧急程度。若确系要犯,依令调动差役设卡,对可能藏身之处进行排查。这就是所谓‘协缉’之责。”
然而,王瑾仪心想,即便是协缉,也需有所分寸。
像今天夜里,不惜扰民,挨家挨户、甚至闯入粮仓重地搜查……动静之大,近乎战时戒严!
她不由得说出了声,
“通常只有追捕谋逆、戕官、劫囚等十恶不赦的重犯,才由按察使或者刑部明确指令扰民搜查!”
风姐听到这里,已然明白:
“小姐的意思是,我们被安上的罪名,绝非普通‘流窜’那么简单?这河口县得到的指令,本身就超出了常规范畴?”
王瑾仪起身走到门口,望着外面依旧不平静的夜色,用只有两个人听到的声音道:
“我仔细回想,那些官兵喊的是‘流窜要犯’,而非具体罪名。这本身就很蹊跷。更可疑的是,滦州府衙为何如此急切?河口县又为何如此‘不遗余力’?”
她带着不可言喻的愤怒:
“只有一个解释——河口县县令与滦州府衙乃是一丘之貉!
他们并非执行追捕逃亡命令,而是在联手做局!目标,就是我,或者说,是要对我作文章!”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搜捕力度如此之大,如此不计后果。
官府并非在抓一个模糊的“流窜犯”,而是在精准地围捕她——王瑾仪。
府衙下令,河口县执行,配合无间,务求将她困死在此地,甚至……让她永远“失踪”于这场“追捕”之中。
“看来,”
王瑾仪吐出一口浊气,带着冰冷的决绝,
“这河口县,已经待不下去了。于掌柜此处虽暂时安稳,但绝非长久之计。我们必须尽快离开了!”
风姐握紧拳头,低头倾听小姐的分析,眼中闪过厉色:
“小姐,你尽可以放心,无论他们是貉是狼,想动小姐我们不答应!”
主仆俩在暗夜里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坚定。
眼前的危机已不能等了,需要尽快决断!
“风姐,等那几个侍卫一夜,明天一早我们出城!你给他们留好记号!”
风姐点头:“留了。”
远处传来鸡鸣。
“天快亮了,河口县不能待了。我们必须尽快出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