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 章 贼胆(1/2)
玉清:“小姐其实你早就发现了他是贼,已经比那些船客清醒多了……”
“可我还是没想到他是冲我来的!”
“不是为你,是你腰上的荷包。”
“哦?”
王瑾仪低头一看,果不其然,粗布短褂的腰带上垂着一个笔袋,这是前世记忆——出门必带纸笔。
这辈子,流行腰上挂荷包,自已的荷包只为带一小卷白麻纸和一段铅笔,方便偶有灵感记录一下。
没想到,这个超大的荷包却吸引了毛贼,下意识抓住荷包,王瑾仪摇头勾勾唇角。
滦河镇不大,客栈只有一个,正开着大门迎客,店小二肩膀上搭着布巾,往院里让客人。
连店名都没有的院子里,迎门一趟坐北朝南的就是上房的单间,东厢房就是二等的双人房,北面厢房是大通铺。
简单的布局省去了挑选时间,王瑾仪只抬头看了一眼正房,玉清就道:
“带我们看看上房,要相邻的两间。”
“好嘞!客官请!”
店小二眼睛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脸上笑的像春风一样,微躬了身子,抬手请这奇怪的二人组合进院子。
房间很简单也不大,无后窗只有个一人宽的前窗,对这一点,主仆俩都很满意,房间订好,小二端着盆送来洗漱用水。
玉清陶出十个大钱放在桌上,声音平静地问:
“听说镇上有上好的竹编,可有推荐?”
小二沾了沾额角如有似无的汗,笑得愈发殷勤,走到桌边把铜钱分两次抓着掖进腰间。
"您问对人了!东街老杨家的竹编最是精巧,没开铺面可镇上人都知道!
"
“还有吗?有人专门编车围和车帘吗?”
小二认真地想了想,摇了摇头,
"老杨家也可以编这些东西。这几日忙着接了有人订的竹器家具。您不介意,就往后面的眉山县城走走,那边做竹器的很多。价钱更便宜些。
"
王瑾仪状似无意间问:
“可听说陈记竹编,在竹帘上留印记的陈记竹编。”
店小二听这话,开口:
"这边代加工的非常多,客官说的陈记还真没听说过。
"
王瑾仪不动声色有问:
“滦河镇有几个村子?搞竹编的有几个?”
“普通的筐篮子什么的大多数人都会编,要像您二位说的,车帘车围子就不是人人都会了!”
三人正说着,就听院里有人喊:
“打扰了,有人吗?住店!”
店小二一听,慌慌张张行了个礼,快步跑了两步,又回来,
“你们可以去对过杂货铺问问……”
话音没落,人已经跑没影了。
王瑾仪望着他消失的方向,突然轻笑出声:
"走吧,出去走走!”
主仆两检查了一下各自的武器,王瑾仪把连弩箭盒装满,棉袍一穿,到是看不出什么,又从荷包里取出纸笔,写了几个汉语拼音纸片——“ZHIAI”
“玉清,把这个交给小二,让他注意着有这个标记的竹编就留意几记下来,把信传给县城泰升米铺,可以领五两赏银。”
玉清出门回头告诉小姐,“我交给掌柜的了,把赏钱提到了十两,又跟小二提了。”
王瑾仪挑眉点头,“不错,咱们走!”
夕阳散着余辉,把滦河镇的夯土路染成金黄,河水细碎飘摇,河面和泊船形成油画的浓郁交织,颇有前世今生的轮回之感。
玉清拉了拉小姐衣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