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你推荐一两个作家(1/2)
“那么,什么是纳米材料呢?”讲台上,一位精神矍铄的科学家对着稿子照本宣科:“指的是在三维空间内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或者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直观地说来,大约是由十个至一千个原子构成。”
孙朝阳忍不住伸出手看了看,作为一个文科僧,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十个原子究竟有多大。
旁边一个领导模样的人笑着对他说:“三石同志,别看了,就算由一千个原子构成,人的肉眼也无法分辨。”
孙朝阳不禁问:“那么,曲书记,纳米材料究竟是什么做成的,石油化工产品吗?”
那个叫曲书记的人回答说:“是聚氨酯合成材料,我是搞行政的,对科学上的事情不是太清楚,如果三石同志你有需要问的,等下直接咨询科学家吧。”
孙朝阳点头:“好,我对这事还真有点好奇。”
二十一世纪刚开始的时候,提起现在最热门最前沿的高科技,其中最热门的有两个项目,一是纳米材料,二是超导体。世界各国在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有点科技竞赛的味道。
先说超导体,当年的电视里经常有相关新闻报道,就是在液氮超低温环境下,一个金属块悬浮在半空,看起来很是科幻。然而,超低温条件下的超导好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能够搞出常温超导,才是真的大牛。
所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各国都出现了科学造假骗经费的事儿,最后都被一一揭穿,身败名裂。
另外,纳米材料这几年也非常红。人们甚至畅想着利用纳米材料制造太空电梯,这样就可以便捷地往来于太空站和地面。但事实很让人郁闷,到十多年后,天空电梯依旧只是一种幻想,只出现在《流浪地球2》上面。
曲书记又笑道:“三石同志,我记得十多年前你在科幻小说《球形闪电》中就写了纳米材料,原本以为你是个内行,这么反问起我来了。怎么,想考我吗?”
孙朝阳有点迷糊:“我在书里写了吗?”
曲书记提醒孙朝阳:“有啊,书中主角和林云从泰山玉皇顶认识之后,再见的时候已经是十年之后。当时他们在餐厅见面,林云手里就拿了一把锋利的用纳米材料做成的刀子。”他面上的表情很奇怪,这个三石同志,自己写的东西怎么不记得了?
孙朝阳摸了摸下巴,尴尬地说:“我当年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看过不少资料,但事情过去很多年,早忘光了。我们作家写的书实在太多,很多时候都记不起书中的内容。”
曲书记点点头,赞叹道:“我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刚进科协,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那书真把我给震住了。里面好多前沿的科技,有纳米材料,宏原子,液体地雷。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人的想象力怎么可以强到这种地步。一转眼,十多年快二十年过去,我都变成个小老头了。”
孙朝阳和曲书记挺熟,以前市里开会的时候经常见面,二人下来还吃过几次饭。老曲没有架子,说话随便,二人相处愉快。说起话来也没有那多讲究,便调侃道:“你虽然失去了头发,但官儿越当越大,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曲书记摸了摸中年谢顶,唾了他一口,小声骂道:“你又拿我的发际线开玩笑,如果有得选,我宁可不当官,也要保住一头秀发。”
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二人的谈话,上面的科学家讲完话了。然后是一个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上台展示产品,畅想未来的行业发展前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