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衔柳 > 贰佰肆拾壹 黎民

贰佰肆拾壹 黎民(1/2)

目录

彼时的文安堂,已是被堵得水泄不通。

“这是在干什么呢?”新到的人问身旁人。

身旁人怀里抱着一个布袋,看了他一眼,往里面挤着:“你不知道吗?朝阳乡君在众筹。”

“众筹?”

“是啊,筹集银钱粮食,给西境送去。你若是没钱也没粮,也可以捐点布匹给将士御寒。若是这些都没有,女人可以帮忙缝制冬衣,男人可以出力给朝廷搬运粮食器械。”

那人说着,掂了掂手里的布袋,里面传出谷粟碰撞的声响,“我虽不多,也是一份心!总不能真让蛮子打进来!”

“我不跟你说了,到我了。”他说完,奋力挤向前方。

人群的最前方,文安堂的门口临时摆了几张长案。几位德高望重的京城耆老和寒门学子坐在桌前,他们负责登记、收纳,一切井井有条。

柳烟桥一身素净衣裙,臂缠孝纱,对每一位前来捐赠的百姓微微颔首致意。

她的沉静,与外面的惶惶不安形成了鲜明对比,无形中安抚了躁动的人心。

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递上一小串铜钱:“乡君……老身就这点积蓄,给将士们买口热乎饭吃……”

柳烟桥接过,温声道:“老人家心意,前线的将士必定感念。”

一个穿着绸缎的商人直接递上一张银票:“这是一千两!让边关的将士,狠狠打那些蛮子!”

“多谢义士。”柳烟桥点头,郑重感谢。

更有许多平民,有的抱来一匹粗布,有的提来一袋米,甚至有几个孩童,捧着自己存钱的陶罐……东西或多或少,却都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李记布行,捐棉布五十匹!”

“城东王老汉,捐粟米三石!”

“醉翁居许娘子,捐银二十两!”

“锦绣坊赵娘子,带女工十人,愿为将士缝制冬衣!”

“码头力夫刘大,愿为朝廷搬运军械,分文不取!”

唱名声此起彼伏,每一笔无论大小,都引来周围一片低声的叫好和赞叹。

银钱、粮食、布匹在案台旁渐渐堆积起来,仿佛一座小小的、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山峦。

许多妇孺默默地走到后院,那里早已架起了数十口大锅,蒸着炊饼,煮着热汤。有许多衣着朴素的妇人正忙碌地添柴、搅动、分装。

煮着的热汤和粥,并非要千里迢迢送去前线,而是就在此地,供给这些前来捐赠出力、以及城中惶惶不安的普通百姓。这份热气虽不能送至前线,却也温暖了这京城恐慌的人心。

先前在街上争吵的那几人也都挤了进来。那个慷慨陈词的年轻人,直接将腰间一块成色极好的玉佩解下,放在案上:“拿去换了钱,买刀剑杀敌!”

那个曾反驳他的汉子,脸色涨红,犹豫了一下,猛地将怀里准备买粮的几串铜钱也一股脑放下,粗声粗气地道:“我……我也有力气!算我一个搬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