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小巷人家14(2/2)
林武峰听到后心里放松了许多,他对于自己妻子的关注力跑到了林栋哲身上,只好默默给林栋哲在心里点了一颗蜡烛。
林武峰对宋莹的想法一直都是持支持态度的,然而这一次,他对黄玲等人的所作所为也感到有些不满了。
“哎哎,滢滢,你说老妈这是咋回事啊?她出去干啥了呢?怎么回来后就一直板着脸,我都怕再在那儿待下去,她的火都得撒到我身上来呢。”林栋哲一边拍着自己,一边满脸好奇地说道。
雪滢听了林栋哲的话,不禁笑了笑,心想这哥哥还真是心直口快啊。其实她刚刚在脑海里已经从团子那里了解到了发生的事情,对于隔壁的那些人,她本来就没有太多的热情,平时也只是见面时点点头,打个招呼而已。
在电视剧里,雪滢就看不惯黄玲把宋莹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态度。如今她自己变成了宋莹的女儿,自然更加不会让妈妈再去做那种讨好别人的事情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再加上这次发生的事情,她相信妈妈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庄家毫无保留地交心了。
“滢滢,你这眼神是什么意思?”雪滢带有同情的眼神,林栋哲看到了,心里一咯噔,感觉不妙。
“没什么,就是觉得,要开心,那就多开心吧。”雪滢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自家老妈肯定是让林栋哲好好整理一下,等会儿出去自然就会知道老妈的意思了。
林栋哲却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样,完全不理解雪滢话里的意思,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文远柏,用手肘轻轻戳了戳他,满脸疑惑地问道:“远柏,你说,她说的啥意思啊?我咋听不明白呢?”
文远柏无奈地摇了摇头,笑着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啊,你还是等滢滢啥时候能告诉你吧。”
林栋哲听了文远柏的话,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整个人都趴在了桌子上,有气无力地说道:“那好吧。”
与此同时,吴家的饭桌上,气氛也有些微妙。
老吴一边往嘴里扒拉着饭菜,一边说道:“庄老师今天晚上要讲高考阅卷的事情,我想去听听。”
坐在他旁边的吴珊珊显得有些拘谨,她小心翼翼地夹着菜,然后默默地吃着饭,似乎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
张阿妹见状,不禁感叹道:“高考,恢复了,这以前大家都不愿意理的老师,现在还成了香饽饽了,等一下我也去听听。”
“搞不好以后,孩子们就用的上呢。”张阿妹道。
林家
“等会儿庄老师要讲高考阅卷的事情,你要去吗?”林武峰问道。
“当然了,为什么不去呢?毕竟庄老师请的是周围的邻居,我们要是不去的话,岂不是显得有些不合群?”宋莹一脸认真地说道。
夜幕降临,周围的邻居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庄家。雪滢和林栋哲也一同前来,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融洽。
庄老师站在客厅中央,开始讲述关于高考的一些变化。
“我们这些人进到招待所后就不能再出来了,即使你的生活用品短缺,也不能上街去购买,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所有的困难。”庄超英解释道。
“另外啊,我在批改试卷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庄超英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有人在卷子上题诗,还有人写上‘全体阅卷老师你们辛苦了’。”
众人听后,不禁哄堂大笑,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这样能给分吗?”张阿妹好奇地问道。
“当然不能给分啦!”庄超英笑着回答,“不过总体来说,这次考生的基础都比较差,就连初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都记不清楚。”他无奈地摇摇头,似乎对这种情况感到有些惋惜。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呀,就我上高中那会儿,学校抓得可紧了,老师们也都全心全意地扑在教学上。晚上熄灯之后,大家还会在路灯下看书呢!那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了一股绳。可现在的高中,好像跟那个时候比起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林武峰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想起了自己读书时的点点滴滴,以及如今这个时代的一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现在的老师啊,特别是那些乡下的老师,有些对高考根本就不太了解。我听说有一个高中,在填志愿的时候,因为老师不懂,结果所有的考生都填了北京大学。你说这可咋办呢?我估计啊,这个学校的录取情况恐怕有点悬咯。”庄超英感慨地说道。
“那可真是太可惜了。”林武峰不禁为那些学生的努力感到惋惜。
“为什么可惜呢?北京大学不好吗?”一旁的林栋哲有些不解地问道。
“当然好啊,北京大学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其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都是顶尖的。不过,要想考入这所名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竞争非常激烈。那些学生分数不一定够,但还是选择了北京大学,然而,这样的选择也存在风险,一旦未能被录取,很可能就会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局面,确实有些可惜。”林武峰详细地解释道。
林栋哲听了爸爸的话,对北京大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北京大学既然这么好,那我长大了一定要去那里读书!”
一旁的宋莹听了,不禁笑出声来:“你还考北京大学呢,你能考上个大学,我就已经高兴得不得了啦!”她的话语中虽然带着些许调侃,但也透露出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
庄超英道:“栋哲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的,只要他以后继续努力就行。”他不想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林武峰在这十年间,深刻体会到政策和社会风向的变化之快。面对如此不确定的未来,他对孩子的期望也变得更加务实:“其实,我对他并没有太多过高的期望,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长大后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足够了。”他不知道到后面是什么样的,所以只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