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未来城效果图(2/2)
屏幕上,最醒目的是一栋高耸入云的建筑,形态如螺旋上升的巨塔,通体由透明材质与金属骨架构成,在虚拟的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
建筑外围是大片规整的土地,田垄间点缀着智能温室,无数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在田间、温室旁穿梭忙碌,有的在收割作物,有的在监测土壤数据,一派自动化农耕的景象。
“这栋中心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小啊。”常娥的目光落在巨塔底部,“基础工程怕是不好做。”
“确实,”刘裕点头,指尖在屏幕上划过,“我的预想是,这栋建筑能容纳几百万人居住。里面会集成工厂、商场、店铺、娱乐设施,甚至学校、医院,相当于一座小型城市。到时候,所有体力劳动——不管是农业种植、工业生产,还是日常服务,都交给机器人来做,人不用再为生存奔波。”
常娥挑眉:“都交给机器人?那人们做什么?总不能天天闲着吧?”
“当然有适合人的工作,”刘裕解释道,“比如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教育指导这些需要创造力和情感投入的领域。不过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肯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得等城市真正运转起来,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调整改进。”
“呵呵,这么说,第一批住进去的人,不就成了你的‘试验品’?”常娥打趣道。
刘裕无奈地笑了笑:“没办法,这种前所未有的模式,总得有人先尝试。就像当年建第一个空间站,不也是一步步摸索着来的?”
“建这样的城,周期不会短。”常娥的语气变得认真,“单是这栋中心建筑,从设计到完工,最少得十年。可现在科技发展太快了,十年后的技术水平、社会需求都可能跟现在预想的完全不同,我用初步演算过,变量太多,根本算不出精确结果。而且投入的资金,绝对是万亿级别的,不是小数目。”
“这些我都考虑过,”刘裕沉声道,“所以我打算由咱们汉唐集团主导建造。咱们有自己的建筑公司、科技研发部、能源公司,产业链完整,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也能保证技术保密。就算真有变数,以咱们的实力,也能及时调整方案。”
正说着,厨房传来动静,热芭端着一盘红烧排骨走出来,柳涛跟在后面端着两碗米饭:“聊什么呢?这么投入?吃饭了,有什么事吃完饭再慢慢说。”
刘依霏也端着砂锅从厨房出来,揭开盖子,浓郁的鸡汤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快来尝尝我的拿手鸡汤,放了当归和枸杞,补气血的。”
刘裕合上电脑,笑着起身:“好,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聊大事。”
餐桌很快摆满了菜,八菜一汤,色香味俱全。
热芭早已饿得不行,拿起筷子就夹了块鱼肉:“嗯!丽姐做的太香了!比外面饭店的还好吃!”
常娥也盛了碗汤,小口喝着:“确实不错,手艺见长啊。”
刘依霏被夸得笑靥如花:“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还有呢。”
窗外夜色渐浓,屋内灯光温暖,饭菜的香气混合着欢声笑语,冲淡了连日来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