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7章 西域风沙(2/2)
柳明轩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麸饼的酸涩呛得他眼眶发红。
“民生多艰,就藏在这麸饼的滋味里。”陆德明说道,他让张教习也给自己拿了一块麸饼,掰了一小块,放进了口中。
“年轻的时候,我也吃过。”
李复目光扫过众人:\"既然都尝过了,那就去整理好农具,明日跟着教习下地干活,往后,这些农具,就是你们在农学院的笔!”
“但凡再让我知道,有人拿着农具在田间地头嬉笑打闹,谁说情都没有,收拾东西,离开农学院。”
“我可从未见书院其他学生,拿着笔墨纸砚,在书院里投掷打闹的。”
学生们垂首而立,躬身应是。
李复带着护卫们离开了农学院。
出了书院,李复连连叹气。
农学院的情况,比他想象的更加糟糕一点,不过经过这件事之后,里头的学生,大概都能老实了。
若是不老实,也就只能按照开除来处理了。
毕竟,不能让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大唐没有律法说,书院不能开除学生。
倒是对于师生之间的道德标准要求比较高。
只是一个不尊师长的名声,就能够让那些学生们在书院里,在长安城里抬不起头来。
提起谁谁家孩子,人家第一反应就是。
被书院开除送回家的那个学生啊。
那样的孩子,将来够呛能有出息了。
这年头,如此一点都不夸张。
明年开春,要给李泰挑选几个学生,石大牛算一个,跟石大牛一同几个出身农户家的孩子,看上去也可以。
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希望他们能够在书院里,在教习先生的带领下,迅速的成长起来。
西州境内。
土城墙被风沙啃噬出蜂窝般的孔洞,戌时的梆子声裹着沙粒砸在窗棂上。
王敬直裹紧满是汗碱的官服,借着油灯摇曳的光核对户籍册。
自朝廷让他们这些人前往西州,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西州都护府。
与他来的,还有长安城里几个叫得上名字的“同僚”。
以往还不是同僚来着。
因为御史上书的事情,他们也有了官身,成了西州都护府内的同僚。
墨迹在粗糙的纸面上洇开,他不得不一次次用刀刮去错字,窗外忽然传来胡语争吵。
“王参军。”
驿卒推门而入,裹进一蓬黄沙,\"龟兹商队和西州百姓又为水抢水打起来了!\"
案头灯盏被风吹得明明灭灭。
王敬直起身,疾步走入了夜色中,官靴陷进厚厚的浮土里。
都督府廨舍内,韦承礼正在油灯下修补羊皮靴。
针尖扎进拇指时,他疼得嘶了一声。
小厮慌忙进来。
“郎君,外面发生械斗了。”
“让都护府的兵去就是了。”韦承礼不耐烦的说道。
“已经过去了,王参军也过去了。”
“王敬直?他过去作甚?”韦承礼蹙眉:“两边打起来,还是因为抢水,可是危险的很。”
“不知道,王家郎君毕竟是录事参军.......”
韦承礼叹息一声,无奈摆了摆手。
“行了,我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说罢,将手里的靴子丢给了小厮。
“你给我缝好。”
小厮一脸为难。
他哪儿会什么针线活儿?
“郎君,我......”
“不会就学。”韦承礼搓了搓被扎伤的手指。
自己不也在学?
这个地方,没有宵禁,晚上的时候,街道上在零星灯火的照耀下,也能微弱的看清楚路面。
周市从地窖里爬出来,满头都是沙土,手里还捏着账本。
他是去地窖里,按照账本的记录,去清点剩余的粮食。
原本以为西州这边,粮食不多。
但是来了之后才被告知,之前侯将军打高昌的时候,搜刮到的粮食,充作了军资,还有一些财货,也兑换成了粮食,存在了可汗浮图城当中。
正是有了这批粮食,在西州都护府设立之后,管辖这边的百姓,才减少了许多难度。
不管怎么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能让百姓吃上一口饭,百姓们不会管他们到底是高昌人还是大唐人。
更何况,成为大唐人,不也挺好吗?
上邦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