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有了技术师傅(1/2)
肖峰一行人在宿舍里度过了一个静谧而安稳的夜晚,窗外的夜色如墨,缓缓流淌,偶尔传来街上的汽车鸣笛声,但这并不打扰他们的睡眠。
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天边渐渐染上了一抹温柔的朝霞。
就在这晨光熹微之时,宿舍外那悠长而清晰的走廊上,突然响起了一阵清脆响亮的起床铃声,那铃声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肖峰他们。
新一天的开始了。起床铃声,是MADE公司独特而严格的管理方法,旨在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工作的挑战。
肖峰等人被这铃声从梦中唤醒,他们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墙上那张详细标注着作息时间表的公告板。
那张时间表,就像是一位无声的指挥官,引导着他们有序地开始新的一天。
肖峰和同伴们迅速而有序地完成了洗漱,动作中透露出一种经过训练的默契与效率。
随后,他们纷纷换上了整洁的工作服,一行人迈着轻快的步伐,穿过走廊,来到了昨晚的餐厅。
餐厅里早已弥漫着诱人的食物香气,各种早餐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
他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可口的早点,交谈着对新一天的期待与憧憬。饭后,他们带着满满的活力与热情,正式开启了在MADE公司第一天的学习之旅。
对于肖峰而言,这次半导体的学习也是很感兴趣的很重要的一环。
虽然在前世的记忆中,他对半导体的专业知识有着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但那种从零开始、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仍然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期待。
他深知,每一次的重新出发,都是对自我的超越与挑战,也是意外发现的重要阶段。
“希望我能在1981年的半导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里,特别是在封装测试技术或是设备操作维护这些关键领域,能够受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启发与灵感。”
肖峰在心中默默地许下愿望,眼神中闪烁着积极而又深邃的光芒。
“这样,我就能给李伯年和张英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提示与帮助,让我们的学习更加的快速,并且有所突破。”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肖峰意气风发地走进了车间的大门。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团队在半导体领域的质的飞跃和发展。
肖峰知道,虽然这个时候的港城半导体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以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为主,如半导体收音机、电视机配件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
这一时期港城电子工业虽发展迅速,但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本地企业多从事封装测试等后端工序,而非芯片设计或晶圆制造等高端环节。
改革开放初期,大陆对半导体技术的引进主要通过官方渠道与西方国家合作,如1980年代与美国、日本的技术引进项目。
而港城作为转口贸易中心,其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水平并未显著领先于大陆,因此大规模派遣人员学习的必要性较低。
肖峰他们的这次学习,只是个别技术人员赴港学习,目的就在学习封装测试、设备操作维护等基础环节。
“这个环节对于李伯年张英肖卫和老群他们都是必须认真学习的,毕竟他们只具备大陆的基础水平,能在MADE公司进修学习也是很难得的。希望林先生他们是按照王宁的建议安排的学习。”
果然,当肖峰他们一行人脚步轻快地迈进车间大门之后,目光所及之处,便清晰地看到了林先生和皮特已经早早地在一个关键工位上等候着他们的到来。
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忙碌的交响曲,而林先生和皮特的存在,就像是这首交响曲中沉稳而有力的节奏,引领着新一天的学习与工作。
林先生也身着整洁的工作服,透露出一种严谨与专注。当他抬眼看见王宁带领着肖峰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来时,立刻扬起了热情的笑容,高声喊道:
“部长先生,请到这边来,我们早就准备好迎接你们了。”那声音洪亮而清晰,穿透了车间的嘈杂,直抵每个人的耳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