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7章 大秦诗会3(1/2)
荷花池边,斡道冲与赵鼎的用典切磋更见精深。
他们以飘落池中的花瓣为令,拈得何花,便需以该花相关典故赋诗或评点。
恰说到“杜鹃啼血”之典,哀怨凄恻时,天空竟真有一声杜鹃啼鸣掠过,众人皆称奇。
又论及“庄周梦蝶”的玄妙时,一只粉蝶翩翩飞来,不偏不倚,正好停驻在斡道冲的砚台边缘,振翅不前,似在倾听。
富弼路过听闻,不禁驻足插言道:“诸君用典,信手拈来,恰如其分,犹如名将用兵,奇正相合,存乎一心。”
此言一出,引得众人深思良久。
最富雅趣的当属曲水流觞。侍女们将注满美酒的羽觞放入蜿蜒穿过庭院的人工溪渠中。
羽觞顺流而下,流到哪位宾客面前打转或停滞,那人便需取觞饮酒,并即兴赋诗一首。
溪水潺潺,笑语盈盈。
解缙接觞时,上游恰巧有仆人添水,溪水微涨,羽觞轻晃,他笑吟“曲水忽涨诗酒舟,载将春色过瀛洲”。
周公旦接觞时,几缕柳絮飘落杯中,他对“柳絮添杯春雪浮,醉倒东风不知愁”。
轮到文天祥时,他豪兴勃发,竟不饮酒,直接将羽觞掷回溪中,任其飘走,朗声长啸“且放酒觞随水流,诗情直上九重霄”,狂放之态,令人绝倒。
日影渐长,夕阳将天边云霞染成锦绣。
此时,一直较为沉默的富弼站起身来,朗声提议:“诸位,今日之会,佳作纷呈,异彩流光。然各自为战,终觉未尽兴。不若我等联句一首,十人依次,共吟百句长诗,以‘春’起,以‘志’终,囊括今日所见所感,共谱一段诗坛佳话,如何?”
此议一出,众人纷纷称善,这无疑是将诗会推向最终的顶峰。
规则定下:需每人一句,依次相接,上句尾字与下句首字可意连亦可音连,力求意境连贯,气势磅礴。晋王起首,略一沉吟,吟出“春风万里卷潮来”,气象恢宏,奠定长诗基调。
下首的解缙立即接上“来日宫阙千门开”,富丽堂皇,展现帝都盛景。
第三位周公旦接“开窗放入大江流”,将空间进一步拓展。
如此依次而下,诗句如长河奔涌,时而明快“流莺啼破杏花烟”,时而沉郁“烟波江上使人愁”,至文天祥接“愁听寒砧催木叶”忽转萧瑟,又由刘墉巧妙接“叶落归根总是春”转回,斡道冲接“春色未曾到边塞”再起波澜,赵鼎接“塞鸿归处是天涯”拓宽意境……联到第五十句左右,八皇子王仲舒添上“诗心欲共春潮涌”,充满激情,晋王接“墨痕犹带晚霞飞”则平添一抹壮丽。
联句愈近尾声,难度愈大,不仅需诗意贯通,更需照顾全局收束。
正当第九十九句落定,众人凝思最后一句时,一只羽色鲜亮的黄莺忽从枝头飞下,在悬挂诗作的屏风上停留片刻,歪头啄了啄纸面。
富弼灵机一动,扬声道:“有了!”随即吟出收束全篇的末句:“莺衔诗笺上青云!”
余音未落,奇事发生,那黄莺竟真个衔起屏风上一片因粘贴不牢而翘起的诗笺(恰是文天祥那首“枪挑樱花雪”的残片),振翅高飞,在漫天绚丽的晚霞中化作一点金芒,消失在云端。
众人目睹此景,无不惊叹称奇,认为是祥瑞之兆,预示着今日诗作必将传颂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