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苦口婆心的建议,老总亲自上场(1/2)
这一次船夫哥登门,自然是有事的。
原本只是想着和王东来闲聊一下,却没有想到王东来说出这么一番话。
生怕王东来会想到自己,让BYD再次提高员工待遇之类的,船夫哥立即就提出了自己的来意。
“王总,我们已经根据玄武电池的性能,再加上我们研发出来的‘云辇’‘易四方’技术,还有贵公司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的协助,研发出来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可以说是这款车型,绝对是国内外最顶级的新能源汽车。”
“这款车型的电机最高转速达到了20000转,超1000匹整车最大马力,行业第一。”
“扭矩达到了320-420牛,单电机峰值功率在220-240之间,百公里加速仅需三秒。”
“变化最大的便是续航能力,根据我们的预测,如果按照最大程度去搭载玄武电池的话,续航里程可以达到两千公里。”
“这放眼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技术突破。”
“我们准备在最近正式推出这款车型上市,但是在上市之前,我想来征询一下王总的意见。”
“论学术能力,你主持研发出了玄武电池,论商业成绩,银河科技是你创办的。”
船夫哥的姿态摆的很低,这番话说的也很诚恳。
王东来看了一眼船夫哥,便明白船夫哥在向自己示好,或者是在试探自己。
“看来雷布斯想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消息,已经被船夫哥知道了。”
作为在汽车行业耕耘这么多年的大佬,要说是雷布斯到处参观和挖人的动作,船夫哥不知道,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寻常时间,船夫哥可能不以为然,根本不会在意。
但偏偏是这个时候。
银河科技研发出了玄武电池这款高性能的产品,直接重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现在,不知道全球多少车商都想要和银河科技达成合作,获得玄武电池的供应。
可以说只要有了玄武电池的供应,哪怕之前只是一个生产老头乐的品牌,都能拿下不小的市场。
而在商界,所有人也都知道雷布斯和银河科技的王东来关系不错。
起码要比国内其他的企业老总好得多。
船夫哥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虽说银河科技有BYD的股份,但同样的,X米也有银河科技的股份。
正是抱着这个想法,船夫哥才会在这款车型研发成功的时候找上门来。
船夫哥的心里想法,王东来洞若观火,但也准备出声解释。
“这款车型命名了吗?”
王东来的第一句话,就出乎了船夫哥的预料之外,没想到王东来并没有说别的,而是直接问起了这款车型的名字。
“目前还没有定下来。”
“王总是有什么想法吗?可以说出来,我也很好奇,如果合适的话,用上王总起的名字也是可以的。”
船夫哥笑着说道,态度不卑不亢。
王东来轻轻笑了一声,说道:“我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好奇问上一句罢了。”
“这款车型,应该是贵公司所做的高端车型,应用的技术也都是贵公司目前最先进的,在加上玄武电池的成本,恐怕这辆车的价格不会太低,国内的接受度恐怕不会太高啊。”
“售价不管是再怎么定位,起步就要超过两百万,这一点,我应该没有说错吧。”
船夫哥点了点头,默认下来。
“而这么贵的车型,所面对的客户都是一些社会精英阶层,他们更看中品牌,看重品牌背后的故事。”
“这一点,恰恰就是贵公司的薄弱点。”
“一个品牌把故事讲好了,可以把价格轻松提上去,反而还会让消费者趋之若鹜。”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BBA三家了,他们的产品好不好,确实好,但是和他们的价格相比,品牌溢价是很严重的。”
“但就是因为讲好了故事,在消费者心理已经树立起了一个形象,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故事买单。”
“贵公司的这款车型,就根据我刚才说听到的数据,是一款好车,但未必却是市场上认可的好车,销量未必会如意。”
“当然了,如果你只是把这款车型当成了冲击高端车型市场的排头兵,不在乎盈利,只在乎口碑的话,那倒是无妨。”
对于王东来鞭辟入里的见解,船夫哥心里就像是乌云被一朵阳光撕开一样,顿时恍然起来。
作为一个纯正的理科人出身,他更多关注的是技术上面的事情。
在他的影响下,BYD上下都是如此。
工程师只管研发技术,疯狂地堆砌技术,生产出更好更多的产品。
至于说是销售,则是完全随着研发生产而行动。
就像是这款车型,内部的定位只是放在了高端车型市场上面,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现在,听了王东来这么一说,船夫哥心里自然是萌生了其他的想法,便出声说道:“王总,这款车型应该是国内外首款搭载玄武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这不仅仅关系到BYD产品的声誉,也影响到玄武电池的口碑,这件事恐怕还得王总出手帮忙啊!”
“这个世界上的奢侈品广告,从来不是给那些目标用户看的,而是给普通人看的。”
“只有普通人知道什么是奢侈品,知道什么东西好,知道奢侈品的价值,才会让那些目标客户乖乖掏钱。”
“因为人性就是这样,攀比,虚荣,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而贵公司如果想要冲击高端市场,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
“广告营销,并不是歪门邪道,一味地靠着技术和产品说话,虽然也能收拢到客户,可是速度却慢了下来。”
“更何况,贵公司的路线一直走的都是薄利多销,主打性价比。”
“这样一来,早就在消费者群体里树立了一个低端的形象。”
“公允的来说,贵公司的技术确实是不错,发展的也很快,可是消费者心里的印象,想要扭转过来,可没有那么简单。”
“就像是X米,一开始凭借着极致性价比,在智能手机市场站稳了脚跟。”
“但是,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现想要冲击高端市场,最大的难题,就在他们之前的性价比策略上面。”
“哪怕是选择了分割品牌,让X米手机冲击高端,让红米手机继续维持中低端市场。”
“这么做的效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远远不足以达到X米的预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