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94章 爵位递降

第594章 爵位递降(2/2)

目录

在这二十八年的时间里,二世侯灌阿,几乎参与了汉家每一场战争。

如太宗皇帝四年,发生的济北王刘兴居叛乱;

太宗皇帝十四年,老上单于大军南下,兵峰直指长安的反侵略战争;

最令人耳熟能详的,无疑便是先孝景皇帝三年,所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

——这一战,二世颍阴侯灌阿,终于不再是以单纯‘功侯出征’的名义,率领家族私军出征,而是被拜为将军,隶属太尉周亚夫麾下,随朝堂平叛大军一同出征。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青史留名的著名事件。

初代颍阴侯灌婴,有家臣名:张孟,颇得灌婴赏识,为灌婴再三举荐,官至二千石。

为了感念灌婴,以及颍阴侯灌氏家族的‘知遇之恩’,张孟自请改灌姓,名灌孟。

只是老灌孟虽然颇得先主灌婴的赏识,却实在不受少主:二世侯灌阿的重视。

因为在灌阿看来,灌孟实在太过于老迈,根本算不得悍勇之将,只知道倚老卖老,张口闭口就是‘俺和老君侯如何如何’‘老君侯待俺如何如何’,实在是烦得不行。

灌阿仍旧举荐老灌孟,也不过是看在老爹灌婴的面子上——为了避免亡父沾染‘识人不明’的污点,才继续举荐灌孟。

及至吴楚七国之乱,灌阿随太尉周亚夫出征,仍旧不得不勉为其难的,向周亚夫举荐灌孟为校尉,自领一校兵马。

但灌阿举荐时的言不由衷,以及那股子勉强劲儿,却并没能逃过老灌孟的眼睛。

——灌孟那是什么人?

家臣出身,半个奴仆的身份,能被先主灌婴举荐为二千石高官的人精!

不说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城府,也起码是在颍阴侯府察言观色几十年的人物!

这么个差点成精的老人,眼瞧着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少主灌阿,对自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还不得不捏着鼻子举荐自己,老灌孟能闻不出味儿?

老灌孟那也不是寻常人儿,觉得自己被少主看扁,马上就不乐意了。

只是这‘不乐意’的方式多少有点奇葩。

——少主瞧不起俺老汉是不?

——好!

——俺老汉,还就给少主您,啃下几块硬骨头瞧瞧不可!

就这样,灌孟便带着麾下的一校,在睢阳战场到处游龙,专挑难打的大股敌军较劲。

要说目的,显然是为了在少主灌阿面前证明自己,好挺直腰杆,问灌阿一句:少主举荐俺老汉,不丢脸吧?

俺老汉,没给少主丢人!

结果,不出意外的,在不知道第多少次,精准点名吴楚叛军的精锐力量后,老将灌孟,如愿马革裹尸。

然后,这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就出现了。

按照汉律,在同一场战争中,父子、兄弟二人及以上共上阵时,当有其中一人阵亡,其余人便可扶灵柩回乡,就此退出战场。

比如一家兄弟四人,其中一个战死了,其余三人就可以带着兄弟的尸体回家,原地退伍回去办丧事。

老灌孟有个儿子,名灌夫。

少主灌阿举荐老灌孟为校尉,小灌夫也没含糊,直接动员了乡勇亲族千人,追随老父亲出征。

及老灌夫困死吴楚叛军阵中,小灌夫得到周亚夫允准,扶父柩以归乡。

但灌夫却慷慨激昂的表示:父亲战死沙场,与其这般垂泪扶柩归乡,还不如留下来,斩下吴王刘濞的头颅,好为亡父报仇雪恨!

哪怕无法亲手斩杀吴王刘濞,也至少要杀吴军的一位将军,才能告慰亡父灌孟在天之灵!

彼时,正值吴楚叛军主力势大,睢阳城岌岌可危,梁王刘武一日连发七分血书,向长安朝堂控诉周亚夫‘见死不救’,周亚夫所部却在下邑坚壁清野,军心低迷之际。

如此关头,出现灌孟、灌夫父子这种‘上阵父子兵’‘老子战死儿子上’式的佳话,太尉周亚夫也是不放过机会,当即就把这个典型案例,传的下邑汉军人尽皆知。

灌夫也就此出了名,却也没停留在耍嘴皮子的程度——老爹战死次日,就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带着十余属从就冲了出去,直奔吴军将旗!

还别说;

还真让灌夫,搞出了点小名堂!

虽然没能像飞将军李广那般,斩将夺旗而还,却也凭着这十几人的家兵,一路砍杀吴楚叛军数十人。

只是灌夫带出去的家兵十几人,无一例外,悉数战死,灌夫本人也同样身受重创十多处,差点就没缓过来。

伤稍好些了,这厮不想着好好养伤,居然再次向上官请求,说:上次没经验,才没能有大收获;

有了上次的经验,我已经摸清了吴军的部署,这次肯定能有大收获!

只是这一次,上官却没再由着灌夫胡来,而是以‘灌夫勇武,再战恐国失猛将’为由,向太尉周亚夫请示。

对于灌夫这个战场典范,周亚夫也不迟疑,当即下令:战争结束之前,不允许灌夫再参与战斗,安心留在下邑伤病员养伤。

直到吴楚乱平,此间事传遍天下,灌夫之名,也就此响彻大江南北。

而在这个故事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

——二世颍阴侯灌阿,对于家臣奋勇杀敌,并不本能的感到高兴或自豪,而是挑肥拣瘦般,嫌弃灌孟老迈!

这说明什么?

说明灌阿有的选!

说明除了灌孟这个发虚花白的老将,以及其子灌夫那个愣头青,颍阴侯灌阿,还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

你一个功侯,上战场捞武勋、捡人头,不过是为了避免爵位递降,保留彻侯爵位和食邑;

拼个什么命啊?

挑挑拣拣个什么劲儿啊?

这个问题,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

——灌阿,是有追求的。

灌阿希望选择更好、更优秀的属从部将,从而在战场上,获取更大的收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