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7章 成果丰厚(2/2)
趁着年轻人啧啧称奇时,李师傅已经开始动手做饭了,因为他爱人还没有下班,结果杨锋就默默的打起了下手。
实际上屋子中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杨锋真正的身份,他们都以为杨锋只是一般的陪同人员,所以说起话来也就少了许多的顾忌。
这一秒杨锋还在削土豆皮,为首的年轻人已经凑到厨房门口,小声的询问了起来。
“李师傅,你邀请我们吃饭,不会是万岛安排好的吧?”
“呵呵呵,哪有谁安排呀!我只是听说你们是在美国的留学生,那肯定很久没吃过家常菜了,正巧刚发了工资,所以就干脆请你们吃一顿。”
“可这些鸡肉、鱼肉一定不便宜吧?”
“还好,但是给你们吃我舍得?”
“我能问问,为什么吗?”
“原因很简单,你们这些美国的留学生,以后肯定都是大才,有你们的帮助中国才能发展工业、振兴经济,不让我们再受别人的欺负,这点饭菜实在不算是什么。”
“……万岛平时就是这么教育你们的?”
“说什么教育,这是宣传、是分析,每天广播里面都有相应的内容,讲的是明明白白,只有培养尖端人才才能国富民强,只有国富民强才能有尊严的、安全的生活。”
“说的没错,没想到李师傅的认知如此的深刻。”
“我这不算什么,你们也可以听听广播,这饭菜还的等一会儿……”
说着李师傅就在围裙上擦擦手,去客厅把收音机给打开了,接着还专门调到了教育频道。
等到李师傅回来收拾鲜鱼,杨锋也开始切土豆丝时,几个年轻人已经围到了收音机前,听着里面传出来的初级电工课程。
语言是平实的、讲解是详细的,可以说足够认真的话,听完这一课自己安全的换个灯头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在一片平静中,几个年轻人的神态都是震惊无比。
很明显,万岛在治理方面是下了大力气的,无论是今天参观的工厂、种植园,还是此刻身处的李师傅家里,种种细节都说明国家层面上,万岛已经把中华民国甩没影了,甚至比美利坚还要更先进、更文明一些。
结果就在这一刻,门外传来了吆喝的声音,瞬间就盖过广播,并且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慢点慢点,别磕到了,老李老李快来帮把手。”
“来了,我的姑奶奶你又忙什么那?”
“我跟你提过的洗衣机,这个月终于攒够钱了,下班路上我就给买回来了。”
“上百块那,这、这就买了?”
“哎,这话说得,老李你不是也同意吗?”
“先不说这个了,小心小心,我是想要告诉你,家里来客人了,几个美国留学生,我请他们来家里吃饭……”
说话间,一个女人已经扛着硕大的洗衣机进来了,李师傅则是帮忙在后面扶着,厨房炒菜就自然变成杨锋的任务。
接着女人把洗衣机放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看着几个局促的年轻人就笑了起来。
“欢迎欢迎,欢迎大家来我们家做客,我们家老李就是大方,哈哈哈哈哈……”
这是一位典型的鲁地大嫂,长得五大三粗、性格也是十分的豪爽,挨个跟年轻人握手之后,咕咚咕咚喝了一杯水,紧接着就冲进厨房接过了杨锋的大马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孩子们也一个个的都放学回来了,家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等周围飘来邻居家的饭菜香,李师傅夫妇也开始上菜了。
谁知大家才猛然察觉,家里的八仙桌实在是施展不开,偏偏在这一刻,周围邻居又都跑来凑热闹了。
“老李,听说你家来客人了,还是美国的客人。”
“来了来了,我们正要开饭,一块来点?”
“不了,家里都做好了,我给你们盛了一碗炒鸡蛋。”
“哎呦,多谢多谢,好好照顾我们的美国客人。”
“放心吧!”
“李师傅,这是家里做的排骨,你跟点评点评。”
“这怎么好意思呀!”
“甭客气,呵呵呵”
“烫烫烫,快接一下,这是我最拿手的滑肉汤,我还放了小虾米那……”
眨眼间,厨房中已经出现了7-8只大碗,周围邻居纷纷把自家的好东西、好菜都送了过来。
既然如此那杨锋也迅速开动脑筋,让李师傅干脆把床板拆了下来,用长凳在。
等到大家起筷,各种话题很自然的展开,气氛也就愈发的融洽起来。
李师傅的手艺很一般,但心意却是满满的,所以四个年轻人都吃的很开心、很尽兴,至于年轻人提出的问题,李师傅一家也是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老老实实的承认,结果这却叫年轻人感觉非常的真实,完全就没有一丝一毫剧本的迹象。
终于这顿饭吃完,唯一的姑娘帮李师傅的小女儿编辫子,几个小伙子则是跟李师傅在棋盘上厮杀了起来。
中国象棋,很传统也很经典的游戏。
本来李师傅是下不过几人的,幸好杨锋的加入,立即就帮助李师傅转败为胜……
晚上九点,几个年轻人终于告别了李师傅一家,这个晚上他们过得非常充实,可就在他们以为杨锋会把他们带回酒店、宾馆时,杨锋却把他们带到了一间电影院。
接下来播放的内容就让他们四个都收起了笑容,神情都变得严肃了起来。
“噗、呼呼呼呼呼、嗖……”
清晰的胶片上,一枚导弹是拔地而起,哪怕只有十几秒的镜头,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也看清楚了,这个短片应该是关于一场发射试验的现实记录。
在画面的结尾,可以看到导弹拖着尾焰远去,变成了空中的一个小亮点,跟着影片结束、影院内的灯光也重新明亮了起来。
“孙科长,这是?”
“万岛最绝密的试验之一,我们正在利用德意志的技术,制造自己的导弹。”
“……”
“大家看到了,我们已经获得了成功,但是导弹的射程、威力、准确性还有待提高,可万岛的尖端人才有限,我们的进展有些慢。”
“……”
“所以我就有话直说了,我代表万岛公署、万岛的千万华裔,邀请你们来万岛进行研究工作,帮助我们提升自身的实力。”
“……”
“待遇给你们最好的,资源尽可能向你们倾斜,任何你们研究出来的技术、设备,你们都拥有一半的版权,唯一限制你们的条件就是必须为万岛工作十年,十年之后你们可以自行决定去留。”
“等一下,请先等一下,孙科长,至少也得让我们好好的考虑一下吧?”
“当然了,万岛是一个讲究民主、尊重个人意愿的地方,我只是传达公署的态度,决定权当然还在你们的手中。”
“……”
“但是我相信,你们也会希望看到,这世界上一个华裔势力发展壮大起来,在这个白人为主的世界拥有一片天地、得到应有的尊重吧?”
“这个是自然的。”
“很好,那咱们就有最大的共同点了,万岛的士兵已经在战场上得到了美国人的尊重,我希望你们可以协助我们,在其他方面也实现这一点。”
真情实感、诚意满满的说完,杨锋就对着为首的青年人伸出了一只手……
乘上鱼神,杨锋正在从希望城往椰城赶。
刚刚在电影院,几个年轻人虽说热血沸腾,但他们还是没有轻易的答应杨锋的邀请,他们决定改变行程,从两天增加到一周,再好好的看一看万岛、看看这里是不是值得自己报效。
这当然是个好迹象,杨锋认为他们至少有八成的几率会选择过来,关键是他们回到美国、回到麻省理工至少还能带回来一大批优秀的留学生。
只可惜杨锋是真的没有时间再陪他们了,匆匆把这个任务交给樊华,杨锋就利用最后一点时间,飞来椰城见吴万钧了。
老吴这段时间大概是忙疯了,不停的寻找资金、调动资金去堵万岛那无穷无尽的大窟窿。
杨锋这次回来半个月,恰巧老吴去了澳洲,商谈矿石价格的问题,好不容易赶回来那就终究是要见一面的。
只不过两人才一见面,吴万钧就先给杨锋浇了盆凉水。
“澳洲人又不安分了。”
“什么?”
“他们找了不少的借口,目的就是把矿石价格提升7%,当然我已经坚决拒绝他们了。”
“这才过了几天呀?这些澳洲人真是记吃不记打。”
“没法子,西方人骨子里面的傲慢,不是一天两天了,想要他们转变观念、太难了,东家你能从他们手里抠出几个小岛来,已经算是非常的难得了。”
“那我现在是不是应该怀疑,澳洲人再次发难,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岛屿上的让步?”
“……”
这一次老吴没有回答,但是也等于是默认了杨锋的判断。
既然如此那杨锋可就不客气了,他会用他的方式来报复澳洲人,早晚叫澳洲人为今天的行为付出代价。
“澳洲的干旱情况怎么样了?”
“非常的严重,冬季的澳洲本就是非常的少雨、干燥,上一周堪培拉才好不容易扑灭了大范围的山火。”
“这么说,他们对粮食的需求肯定很迫切了?”
“是这样的。”
“那就好办了,无需理会他们的胡搅蛮缠,闹的过分了就切断食物援助,每一块咸饼干、每一罐水果罐头都要他们拿美金来购买。”
“万一他们又派舰队过来?”
“那我就直接打垮他们的舰队,既然万岛已经发展起来了,那澳洲人就永远不再是南太平洋的霸主了。”
“嘿嘿嘿,我就喜欢东家你这个霸气的劲,跟着你做事那就谁的脸色都不用看。”
“说正经了,给我说说金融系统的情况吧……”
作为万岛经济的心脏,国立银行、私人银行、红鲤基金会这三大块都在吴万钧的控制下,说老吴是万岛的金融之父都毫不为过。
每一次杨锋弄回来的黄金,经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协助大型项目的建设,那都是老吴巧妙的安排。
但是大兴土木就意味着海量的投资,再加上万岛的援助和外贸,基本上都留在了欧洲本地,没能第一时间反哺万岛,这就造成了万岛资金上的短缺。
幸好盟军的军事订单还在。
幸好电解铝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白银。
幸好公署税收越来越多。
这么一来万岛公署才没有破产,也没有逼着杨锋满世界的去找黄金。
现如今国立银行和私人银行的放贷比例是50:1,红鲤基金会则是专注重工业、超级项目的投资,算是在缓缓的推动万岛工业前行。
之前杨锋提出的保障计划,刚刚才开始推广,民众的认可度并不算高,但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
没有看到别人退休无忧、也没有看到旁人老来困顿前,人们是不会有啥危机感的,所以这事还是交给时间最为考虑。
唯一的问题就是接受的太慢,公署就等于是少了一笔可以利用的资金,这一点就让公署人员是相当的不满。
鉴于这种情况,那杨锋就只能把重担往自己身上揽了。
“钱的事情我来解决,回头我就送一批黄金过来。”
“东家,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那怎么办?难道暂停项目?这个我是绝不会同意的。”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发行国家债券。”
“也不是不行,老吴你预备发多少?”
“现在公署的资金缺口还在扩大,还有七色师与铁背旅的战斗,再加上……”
“得得得,你就直接告诉我一个数字吧?”
“第一期10年国债,我想要弄30亿美金。”
“那这30亿,够公署用多久的?10年之后可以收回多大的比例?”
“30亿大概够用三年的,10年到期大概可以收回70%。”
“那不足的部分怎么办?”
“自然是滚到下一期国债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