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议政(尾)(1/2)
柏小卫当即应道:“内阁愿全力协助新政落地,不生波澜!”
杨瑜质问道:“内阁全力协助,不生波澜,敢问大人,有多大的把握不生波澜?”
“新政一旦落地,影响颇多,虽利于百姓,可并不在于文武官员,到时候一举一动,必将受到诸多掣肘,大争期间,最忌讳的就是分权行事,莫非这个道理,丞相大人不懂?”
柏小卫微微皱眉,无形之间,聚气成刃。
杨瑜见状,却是冷哼一声道:“我只不过是建言而已,莫非丞相大人觉得我说的话,不顺耳,就想要杀了我。”
“我之死活本就无关轻重,可若是寒了将士们的心,寒了臣子们的心,到时乱象横涌,不知到了那个时候,大人的剑,是否依然锋利?”
杨瑜丝毫不惧。
人皇见状,无奈一笑道:“爱卿,议政当心平气和,以免有失公允。”
柏小卫这才作罢,却也一时间思虑不出更好的说辞。
季建瞥了眼杨瑜,心里也暗叹了一声有种,杨瑜的左耳曾被柏小卫削掉,如今面对柏小卫,仍旧风采不减。
季建也再度建言道:“新政的确有诸多好处,顺应人文之道,安抚万民之心。”
“实乃人族的千秋大业之基。”
“可有些话,臣也不得不说。”
“只是说出来之后,恐怕许多人都不高兴。”
“但臣想了想,为了人族的未来,臣还是说出来为妥。”
人皇眼眸深处闪过一抹狠辣之色,故作云淡风轻道:“爱卿但说无妨。”
季建看向群臣,着重看了眼柏小卫和宇文君两人,这才徐徐说道:“新政之根源,是想要创造一个平权时代,对百姓而言,无疑是天大的裨益。”
“可大争之世,本就是强存弱亡,且就算不是大争之世,世间规律也无外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王侯将相,可安万民,可披坚执锐,迎战外敌。”
“而往后,注定将会面对无数血与火的厮杀。”
“敢问诸位,在这个时代,赐予百姓更多的权力,百姓又能做到什么?”
“他们能提起武器,前往战场厮杀吗?”
“成千上万的百姓汇聚在一起,能招架住神族小将轻飘飘的一剑吗?”
“若是在这个节骨眼,官员与豪强,主动让利于百姓,百姓能担得起这一份因果吗?”
“将士们披坚执锐,文臣尽心辅佐,本就顺应自然,实乃王道,可若是现在本末倒置,将士们心中作何感想,文臣心中作何感想?”
“他们的心思,还能用在应对外敌上吗?”
“为了百姓无可厚非,可总不能在这个节骨眼,打破原本的生存现状,以至于更大的乱象衍生而出。”
“这一场大争,我们人族还想不想赢了?”
季建气态沉稳,言语轻柔,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让老旧势力点头附和,饶是宇文君等人,听到这些言语,心中也感到阵阵无奈。
是啊,百姓能做什么?
纵观古往今来,历史都是王侯将相创造的,而百姓自古随大流。
韩景见众人沉默了,下意识煽风点火的说了一句道:“无新政之前,人族内政秩序本就稳定,如今多出来了新政,必然会动摇原本的利益结构,原本的利益结构动摇之后,就自然会出现新的动乱。”
“所以,到头来,新政的意义是什么?”
“我承认新政是一件好事,可这件好事,不该出现在这个敏感的时代。”
“大世汹涌,不谈仁义,只谈生存,唯有解决生存之后,方可效仿圣贤,大行道德仁义,凡事总得有一个次序才行。”
韩景说完这话后,便下意识后撤了一步,因他发觉,宇文君的脸色很不好,他也真的害怕,宇文君一怒之下,一拳贯穿他的心窝。
就在众人感到无解之时,秋清站了出来。
丞相大人并未向人皇陛下行礼,而是来到了大殿最中央,独自面对群臣。
人皇见此一幕,眉头顿时皱的很深,并未是因为秋清没有行君臣之礼,而是他看见了秋清眼眸里视死如归的决绝。
秋清看向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哼笑道:“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要阻止新政吗?”
“就害怕新政落实之后,影响到了既得利益者的红利。”
“同时这人族的江山社稷,还不得不依靠既得利益者去支撑维持。”
“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季建,杨瑜,韩景,王恒等人脸色渐渐凝重。
丞相大人身上的气势愈发旺盛,似一座即将喷发的万年火山。
秋清说道:“魔族成立内阁,监察百官,魔界之政,与当下的新政多有雷同之处,可魔界国力依旧强盛,魔君哪怕陷入沉睡,却也依旧是天下第一。”
“那神皇为了举行一场绝对公平的朝华试,派遣司马家族与孙氏家族,主动前往战场赴死,其目的,不也是为了凝聚神域人心吗?”
“就连现如今的妖域,也开始落实新政,重聚国运。”
“便是灵族,亦开始在小范围内施行新政,安抚人心,凝聚国力。”
“其余四族皆是如此,为何我人族就不能有点气魄。”
满朝大臣闻言,要么是低下头不表态,要么是正在思考措辞反驳。
季建依旧稳如泰山道:“妖域本就秩序重建,自然可实施新政,神域与魔界之地,其内政本就根基深厚,只需适当做出调整即可,而我人族,想要在朝夕之间,令日月换新天,其中反噬之大,丞相大人可曾估算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