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一十三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2)
“这一切,可以说对江城、对洛川、对华中省,乃至对整个中部地区,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会议室内沉默下来。
他们必须承认,安江的这种说法,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
洛川和江城距离非常之近,连接的很紧密,过往的时候也已经打下了一些基础,譬如电话区号统一,而且当初安江在西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时候,也推动地铁延长线从江城到了西江高新技术开发区,从交通上而言也是有所连接的。
再加上过往一直有这样的流言,合并的话,心里接受程度上应该高很多。
这时候,市委组织部长周利群推了推眼镜,谨慎道:“市长,战略方向是好的,可是,操作层面的现实困难也是巨大的。不说其他的,单是洛川市那边的干部思想工作怎么做?那么多市级、县级领导干部,怎么安置?合并后,班子配备怎么办?这些如果处理不好,是很容易出大乱子的。”
周利群这话一出口,会议室内立刻变得安静起来。
周利群这话,算是说到了一个根子上。
洛川市虽然小,是最小的地级市,但哪怕如此,也是个四角齐全的地级市,是正儿八经的正厅级单位配备。
可江城是副部级单位,下辖的区都是副厅级单位,这要是把洛川市给吞并了,一些干部只怕就要变成低职高配,而且话语权也将大幅下降。
这些人会愿意吗?只怕是必然不愿的。
安江笑着点点头,道:“周部长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干部问题也是核心问题之一!我的初步想法时合并过程尽可能的平稳过渡,走【人岗相适、择优任用】的方式,我们可以成立专门的过渡期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制定好周密的干部安置方案,确保每一位同志能在新格局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拥有的作用!当然,这也是一个优化队伍、激发活力的过程!”
他这话里的意思很明确,支持合并、有能力的人,自然会在未来的大江城格局中获得更好的平台,阻挠改革、庸碌无能者,被淘汰的也怨不得旁人!
市委副书记刘丰轻轻咳嗽一声,笑着道:“市长,这类重大区划调整,我们很难决定,更多的,还是需要省委,以及上级的审批,程序也极其严格。我们推进,就怕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他的言下之意是,你安江确实很厉害,但是再厉害,这事儿也不是江城自己定了就行的。
“刘副书记说得对。”安江平和笑了笑,道:“这件事,确实需要上级的决策。可是,上级决策也需要我们下级的充分调研和积极建议。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破局的勇气,没有切实的决心,也不拿出可行的方案,上级自然不会支持!这件事,关键不在程序,而在我们有没有魄力推动,有没有科学的方案支持!如果是一加一大于二,那么,我相信上级一定不会拒绝!”
话说到这里,安江将目光投到了江大桥身上,道:“书记,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许我们任上暂时看不到显著的效果,可是,只要我们迈出这关键的第一步,就是给后来人种下了乘凉的大树!您说呢?”